他爱她的全部。
不管是优点或是缺点,不,在他眼里,她是完美无瑕没有缺点的。
他多想把自己心里的所思所想,都告诉冬笙。但是他强忍下来,担心把她吓走了。
他知道,她今天肯赴约就已经是两人关系的一大飞跃。
两人说话的功夫,服务生捧着茶壶走了进来。
“姜总,您的黄芽已经泡好了。”
她把青瓷的茶壶摆在茶座上,又为两人斟了茶。
热气翻涌出薄薄的白雾。
做完这些,服务生退了出去。
冬笙看着杯中浮沉的茶叶,馨香已经探入了鼻息。
不出所料又是好茶。
黄芽本就不易得,发酵的这样得体绵柔的黄芽更是少见。
姜煜沉给她介绍:“这是我们在安城的茶山上专门培育的茶树品种,然后采用了微发酵的工艺,发酵室建在茶山上,湿度和温度都控制得很严格,后来的辅助香味原料也都是选的当季的。”
冬笙品了品,说道:“茶叶发酵的关键,是氧化酶将茶叶中的多酚物质进行分解,从而形成各种香气和口感。这些黄芽的发酵工艺标准很高,氧化酶也不是寻常的纯度。”
“好专业……”姜煜沉摸摸头发,“专业术语我研究的不是很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这是我们试验品中比较成功的一款。”
“这个到了市场上,又会是一款明星产品。”
寻常人总觉得茶叶的制作是没有什么含金量的工艺,实则不然,想要提炼茶叶的品质和口感,需要不断的研发工序流程,这也就是他们茶学专业存在的意义。
伴随着茶香,冬笙也分享起自己的茶学科研之路。
她是在一场学术讲座上明确了自己对茶学的喜爱的。彼时她大叁,慕名参加院士讲座,然后见识到了茶学的神秘。
后来保研时,她不假思索地选择了n大的茶学院。唯一的遗憾是院士退休了,不能成为他的弟子。
兴趣使她的科研之路也很畅通,她热衷于泡在实验室,同一堆瓶瓶罐罐打交道,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品上百杯茶。
有几次她炒茶炒得手腕酸疼。只是为了对比不同温度和时长的茶叶焙制效果。
很快付出也有了回报,她的研究课题有了长足的进展,关于茶多酚的几项成果都发表了出来。
人生际遇有时就是如此,如同她与姜煜沉的相识,看起来是偶然,或许这偶然中又藏着些许必然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