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节(1/2)

然而,正如伟人所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今北大校园之中,又新添了一道亮眼的新景色。

那就是校园里随处可见的黄色单车,统一亮眼的配色,时尚轻巧的外形,不禁让人眼前一亮,为这历史悠久的校园平添一抹潮流。

校园里,不少北大学子来来往往,对这些黄色单车的存在早已经习以为常,还有人走上前,熟稔的掏出手机操作一番,随后成功开锁,骑上小黄车去另外校区上课。

毕竟,足足五千亩的北大,有时候光靠两条腿走路,是真的来不及的。

因此,这些天子骄子来到北大后,度过最开始的兴奋阶段之后,优先需要解决的,显然就是这个问题。

虽然时值今日,买一辆单车早已经是不足挂齿的小事,自行车也已经不是“三大件”时代的金贵玩意儿。

但是,买车容易守车难,这校园之中丢车的事情,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尽管北大是最高学府,但是这单车嘛,该丢还是会丢,毕竟……读书人的事情,怎么能算偷呢~

而戴伟作为北大学子,对此就深有体会,北大校园广,校区多,想要在校园里自由活动,骑自行车就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本科四年读下来,戴伟买了四辆自行车,一年丢一辆,跟交学费似的,属实是把他给整没脾气了,虽然说事不过三,但是也架不住有心人惦记。

毕竟,只有千日做贼的道理,哪有千日防贼的呢?

而这个现象也不仅是困扰他一个人,不少北大学子对此都深恶痛绝,却又无可奈何。

临近毕业之时,戴伟跟几个朋友在社团中聊起北大校园的那些事,无意间就谈到了这类尴尬事,没想到一下子引起了大家伙的共鸣。

聊着聊着,大家同仇敌忾,不禁突发奇想,有没有一种可能,可以解决这个困扰诸多北大学子的这个“牛皮癣”难题呢?

如果可以的话,也算是他们这些毕业的学长,为母校做的一件好事,也算是不枉教育之恩,还能在母校里留下自己的英勇事迹……

挣不挣钱的另说,这种可以在母校留名的诱惑,绝对是无数学子难以抵御的诱惑,毕竟还未走出象牙塔之前,对于血气方刚的大学生而言,名利二字,还是前者更有诱惑。

因此,戴伟一帮人越聊越兴奋,一群天子骄子一同开启了一场头脑风暴,很快在众人的讨论中,借助移动互联网,开发一种共享自行车的方式来解决校园代步难题,成为了他们的共识。

达成共识之后,自然是说干就干,在戴伟带头下,一行人先后走访了京城多所高校,对学生出行和自行车需求方面做了详尽调研。

随着调研和了解,戴伟慢慢意识到了组建校园共享单车平台这件事情,大有可为!

或许,不仅是可以做到在母校留名,还有可能将其当做创业项目来发展!

不过嘛,想要创业自然不是空口无凭就可以做的,不仅需要人才,也需要资金。

然而这两样东西,如果是在社会上或许还比较难办,但是身处北大这个顶级平台上,想要解决这两个问题,确实不算是什么难事。

三个月的时间里,戴伟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总算是拉起一帮创业班底,同时也拉到了投资,国内首个校园共享单车平台,在他们手底下诞生。

通过一帮人自主研发的密码锁,加上自己购买回收单车进行统一改造,有模有样的共享单车就诞生了,戴伟将其命名为“ofo”,用形象生动的字母诠释了自行车的模样。

而作为一帮北大学子的创业项目,同样也得到了来自北大官方的支持和鼓励,同意他们将其投放在北大校园之中进行试点!

在6月份的时候,就已经有超过2000辆小黄车投放到了北大校园之中,四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如今ofo小黄车已经成为北大校园之中随处可见的亮眼景观!

显然,无论是为母校做事的初衷,还是想要在母校留名的想法,戴伟等人都做到了。

每每回到母校之中,看到那随处可见的小黄车时,他们一行人都难掩心中的自豪和骄傲。

而小黄车立足于北大校园之中,服务北大师生也收到了不少良好的反馈和建议,在实践过程之中进一步完善了他们提出的共享单车理论。

四个月的时间,不仅用事实证明了共享单车这个方案可行,同时共享平台上每天肉眼可见的流水,也让戴伟看到了这个模式的商机。

能上北大的自然都是聪明人,除了戴伟之外,其他联合创始人同样意识到了这一点,如果将这个模式,推广到京城各大高校呢?

亦或者是心再大一点,推广到全国所有高校呢?

光是北大就投放了2000辆自行车,如果是全国所有高校的话,需要20万辆,还是200万辆呢?

正所谓,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而作为北大学子,他们的心自然是要多大,有多大!

不过想要扩充规模,这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自然就是资金问题了。

拿下ofo

如果光靠平台流水,以车养车的模式稳扎稳打的进行扩充,那不知道要猴年马月才能完成占领全国高校这一目标。

戴伟等人自然没有这么天真,而且他们这个项目之所以起步这么快,还是得益于去年拿到天使轮150万的投资,才让这个项目迅速脱胎换骨,得以投放北大校园。

因此,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之后,戴伟等人自然是准备故技重施,启动第二轮融资。

有了珠玉在前,只要拿到资金之后,就可以快速复刻北大校园的成功经验,将ofo小黄车投放到各大京城高校,进一步扩大规模……

而当成功占领了京城高校之后,拿着这份成绩,又可以再说服投资人开启下一轮融资,再拿着钱继续滚雪球,雪球越滚越大,钱途也就越来越广……

对于毕业于北大管理学院的戴伟而言,自然不会对这套资本运作的逻辑陌生,而滚雪球的前提,自然是要不断拿出能说服投资人的成绩才行。

而就在戴伟准备联系之前的天使投资,洽谈下一轮融资的事情时,出乎戴伟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了。

“哐当,阿伟,外头有几个声称是东升投资的人要跟我们谈一谈投资的事情,这竟然有资本主动找上门来了,我们成功了!”公司合伙人之一的薛丁满脸兴奋,门都不敲直接推门而入。

戴伟内心一跳,无奈的说道:“老薛,跟你说了多少次了,先敲门,万一我不方便呢?”

“怎么?你喜欢在办公室里做点手工?”薛丁语气挪揄的问道。

“万一呢?你也不想你在做手工的时候被打搅吧?”戴伟也不恼,同为大学同学,早已经习惯了这种互相打趣的快乐。

本以为毕业之后就是咫尺天涯,没想到又因为这创业项目聚到一块,这算是大学生创业的快乐吧。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