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节(1/2)

包拯将李妃带回开封,帮助李妃和仁宗母子团聚,又设计让郭槐供出真相。

已做了太后的刘妃知道阴谋败露,自尽而死。

而包拯在这一案中立了大功,被仁宗任为丞相。

这就是最广为人知的一版狸猫换太子。

其他版本有刘妃根本没有怀孕,用狸猫换太子后,把李妃的儿子占为己有啊;

刘妃怀孕生了个女儿,用狸猫换太子后,把太子占为己有等等,最后都被包拯查明真相,揭穿了刘太后的蛇蝎心肠。

刘太后的结局有抑郁而死、有病逝、有打入冷宫,反正结局都不太好。

当然也有结局好点的——狸猫换太子,李妃疯了,太子并没有被送到八贤王处,而是流落民间,刘妃儿子并没有死,顺利继位,多年后包拯查明真相,仁宗觉得愧对李妃母子,便让他们二人团聚。

刘妃因为是仁宗的生母,没有受到惩罚。

还有一些版本刘妃和庞太师合谋,陷害李妃,让自己的儿子当皇帝,但是儿子死了,只能过继八贤王的儿子之类的。

版本太多了,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了解,清清就不一一介绍了。】

公元1025年,宋仁宗时期

刘娥刚听第一版时脸黑了,但听到后面的诸多版本,她不怒反笑。

大臣们听到刘娥大笑不止,以为她是怒极反笑,连忙劝道:“太后息怒,这都是后人瞎编的,当不得真。”

当然了,您要是从中得到女子临朝称制难以堵悠悠之口的教训就更好了。

看看,这都被写成什么样了。

就一个狸猫换太子,都写出花来了。

不料,刘娥竟道:“哀家没生气,哀家是高兴。狸猫换太子乃子虚乌有之事,那些个酸儒也只能编造出这种谣言来污蔑哀家。

还来来回回就这一个谣言,连编点新鲜的都不会。”

这不就是在说她没有别的黑点可以黑了吗?

大臣们:“……太后明鉴。”

刘娥笑道:“这些话本既然如此受人喜欢,哀家就成立一个专门写话本的文史院,就设在翰林院下,若是有话本写得好都可以投文史院。

哀家会亲自过目,若是觉得好就刊印成书,另外请人编排成戏曲,在民间排演。”

天幕说得对,笔掌握在男人手中,他们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对女子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她就让女子来掌握这支笔。

想怎么写还不是看她的意思。

……

宋仁宗时期

赵祯都傻眼了,虽然从字面意思上不难理解‘狸猫换太子’这五个字,但他万万没想到五个字能写出这么多版本。

而且几乎每一个版本,他都是八贤王,呸八皇叔的养子。

后世到底是从哪里看来的??

皇室绝嗣,从宗室选养子岂是这么随便!就像他,他的养子就是精挑细选,最终选了堂兄濮安懿王的儿子。

不为别的,堂兄赵允让能生,孩子多,赵宗实是他的第十三子。

这让一个儿子都没活下来的他非常羡慕,所以选了赵宗实当养子,希望他能招来个弟弟。

可惜好像没什么用。

不过重点不是这个,重点是选养子一定要选择好生养的!

八皇叔他生了十三个儿子,才活了四个,这存活率也没比他父皇好到哪里去,父皇怎么可能选他的儿子当养子。

还有这么多版本都是养母刘后蛇蝎心肠,下场凄凉,这写得也太缺德了些。

【刘娥被狸猫换太子黑得挺惨的,但从一个卖艺的孤女到皇后,再到临朝称制,且还是宋朝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太后,刘娥真的是一个妒忌心重,蛇蝎心肠的女人吗?

当然不是。

刘娥是宋真宗的第三任皇后,宋真宗妃子不少,她前期在真宗的后宫中并不突出。但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刘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陪伴真宗最久的女人。

在真宗身边,她慢慢参与政事,因周谨恭密,深受宋真宗倚重和信任。

也是从这时候起,刘娥开始参与朝政。

其实刘娥和武则天有一点像,都是靠着皇帝老公获得权力,同时也被皇帝忌惮,且无论是唐高宗还是宋真宗,他们当时最好的选择都是武则天和刘娥。

这何尝不是时也命也呢?

刘娥虽然没有像武则天一样称帝,但掌权期间颇有作为,在大宋一众不是平庸就是短命的皇帝里,刘娥可太突出了。

她终结“天书”运动、结束党争、发行交子、兴修水利、创设谏院、兴办州学,为仁宗亲政后的“清平盛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刘娥真的走出了一条小说都不敢这么编的路,因为太玛丽苏了。一个卖艺的孤女,嫁过人,被前夫卖给了当时还是韩王的赵恒。

开局拿到这种牌,还能逆袭成为临朝称制的太后,这难道不是传奇之路吗?

然而这么一位有作为有建树的女性政治家,就因为是女的,就要被后世的文人抹黑,黑无可黑就造谣,生生把人家黑成了一代奸妃。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