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这种东西不能随便卖,怀璧其罪,要是卖多了说不定会有杀身之祸。
去长安买了一袋黍米,扛回家。
李大熊瞧着自己瘦弱的儿子扛着一袋黍米,“你哪里来的粮食。”
“弘文馆给的月钱,我攒下来买了一些粮食。”李正随意找了一个藉口。
“家里饿不着,有这钱留着给你娶媳妇多好。”李大熊有些痛心疾首,但是自己儿子有这份心还是感觉心窝子热热的,孩子懂事了,知道存钱买粮食了。
李正不想和他说自己卖了琉璃挣钱,苦日子过习惯了,怕吓坏他。
长安
李淳风闲着没事再次来到弘文馆,拿起自己之前布置的题目想着今日估计又是一无所获,打开自己挂的竹简看着,这一看让李淳风站在原地许久挪不动脚步。
看着上面歪七扭八的字迹,答案已经写在上面了!
竟然有人解开了这道九章数术中的题,九章数术传承已久,每一次都在完善,数代集数术大成者一代接着一代的整合编撰才有了如今的九章数术。
九章数术中的每一道题都是历代数术大家的心血,破解九章数术也是成为数术大家的门槛。
李淳风走遍中原除了袁天罡自认没有敌手。
可如今看来……
李淳风的眼里充满了火热,叫来弘文馆的主事问道,“何人在此卷上作答!”
“这个……”主事被李淳风激动得神情半天说不出话。
“把人找出来!贫道这就去面见陛下。”李淳风说完抬起脚步离开。
长安皇g0ng武德殿
李淳风带着从弘文馆来的一卷竹简找到了当今皇帝李世民,“陛下!”
李世民见李淳风来了,看他有些慌乱的表情也不自觉紧张起来,“李道长是出什麽事情了吗?”
钦天监一直由李淳风和袁天罡掌管。
先是行了一礼李淳风开口说道:“陛下!九章数术的题被人算出来了!”
“你说什麽?”李世民很讶异,李淳风的数术也是拔尖,整个大唐可以像李淳风这样可以解开九章数术的人,除了袁天罡还真没见过别人。
李淳风说起了事情来由,“臣本想着在弘文馆挂上这道题,只是想着碰碰运气,没想到真被人解开了,而且此人还留下了一个算法。”
让一旁的太监把东西递给自己,李世民拿着这卷竹简,题目下写了一些自己看不懂的文字,“这是……”
李淳风开口解释道:“这种文字臣也在古籍中有所涉猎,当年大食就有这种文字传入中原,此人写的与关外文字有些相似。”
“你的意思是关外人解开的题。”想到这里李世民越加疑惑了低语道:“可弘文馆也没关中以外的人走动。”
“臣以为就是弘文馆的人,而且是会写关外文字的,此人只用了寥寥几行字解开了这道题。”李淳风再次行礼说道:“陛下,此人数术造诣极高。”
李世民又看了一眼题,数术在有些情况确实很好用,抛却堪舆星象,行军打仗亦然可以使用数术随即问道:“李道长解开这道题用了多久。”
“陛下,这是臣所算。”李淳风再次拿出一分布绢。
接过布绢李二打开一看,洋洋洒洒写了密密麻麻的字,相b於之前寥寥几行,李淳风解开这道题写满了这十尺长的布。
“你看得懂那人的解题方式吗?”李二又问道。
李淳风有些失落地低下头,“臣看不懂,他的字像是一些符号,但此人能化繁为简,这是一种境界,数术此道一通百通,若是能将此人找到,能让大唐数术再上一个台阶,开辟前无古人的数术之道。”
“陛下!”小太监匆忙来禀报道:“翼国公求见。”
李二点头示意让人进来。
秦琼走入武德殿躬身对李二说道:“陛下,y山战局有解了。”
“你说什麽?!”李二来了jg神,李靖已经在y山与颉利可汗对峙已经有数月,从去年一直到了如今还没有结果,这是让李二最担忧的事情之一。
秦琼递上一份竹简说道:“这是弘文馆的书卷,臣每日都会让弘文馆把所有对y山战事的见解递上来,今日臣看到一计,还请陛下过目。”
看着上面的内容,李世民算是看懂了,这个是推恩令,确实是个好办法,自己之前怎麽就没有想到,分封执失思力与阿史那借此风化他们,围剿颉利所部。
再仔细一看对方的策论里还说到了利用颉利与执失思力的不合。
颉利已经是穷途末路,要不是y山的天险李靖早就把他拿下了。
“此计或许可行。”李二颔首说道:“就是写着对策的人字迹为何如此不堪入目,还写这麽多错字。”
再一回想,李世民又低声说道:“推恩令,确实可以试一试,只是写这个策论的人怎麽知道颉利与执失思力不和。”
李靖在y山与颉利对峙数月,一直在查探突厥的情况,以逸待劳最好用最小的代价拿下突厥的颉利可汗,就算是强攻也是李靖最後的打算。
执失思力与颉利之间的不和,李靖早就探出来了,只不过这是密报寻常人怎麽可能知道这种事情。
再看李淳风和秦琼递来的投卷,李世民发现了两个一模一样的错字。
“你们二人看看,这两份是不是同一个人写的。”
秦琼和李淳风接过投卷,看着上面的字迹。
好一会儿李淳风开口说道:“陛下,臣见过字写的差得,可还是算术倒也可以高看几分,可是连军国大事此人都能知晓。
弘文馆的所有卷册都是弘文馆的主事在管,若是有人写出不错的策论,弘文馆会拿上去投卷,整个弘文馆对李世民来说就是一个筛选与收集人才的工具。
类似的还有京城的四方馆,李泰的文学馆。
自从自己登基以来如今的大唐太缺人才了,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都是身兼数职来应付,对此李世民求贤若渴。
东g0ng的李承乾刚听完孔颖达讲课,东g0ng属官说了今日武德殿发生的事情。
“一个jg通数术又懂兵法的人?”李承乾自语着思量着一会儿说道。
还没走的孔颖达对李承乾说道:“太子殿下,古来数术与兵法相结合的奇人不多,若是数术到了一定境界结合以兵法,其作用不可估量,据传闻当年诸葛孔明推演八阵图亦是如此。”
李承乾眼神看向的东g0ng外,一直以来李泰没少在父皇面前活跃,心中暗暗肯定,此人一定要拉拢。
钦天监
袁天罡坐在巨大的星图上,现在袁天罡已经很老了,须发皆白。
李淳风将事情说了一遍。
袁天罡缓缓张开浑浊的双眼低语道:“老朽倒想见见他。”
李淳风跟秦琼带着左武卫的人已经来到弘文馆。
见到大队人马而来,弘文馆一时间乱成一团。
秦琼走入其中举着之前的投卷问主事,“这投卷上的策论是谁写的。”
投卷上没有署名,不过平日里在弘文馆走动的人也不多,弘文馆主事几次查问下来,几番回忆说道:“回秦将军,写下这份策论的说不定是个孩子。”
“孩子?”秦琼讶异。
主事看了眼秦琼的脸se躬身说道:“整个弘文馆据下官所知,只有那个十二岁的孩子。”
“十二岁?!十二岁的孩子知道怎麽运作推恩令?”秦琼喝道。
看秦琼带着兵马的样子像是要把弘文馆拆了。
弘文馆主事想哭的心都有了说道:“除了他谁能把字写得这麽差,整个弘文馆就他独一个。”
“十二岁!才十二岁,奇才啊。”李淳风感叹,感觉自己和袁天罡的衣钵後继有人了,而且年纪小以後说不定可以做出更高的成就。
秦琼问道:“人呢?”
“已经走了,我们弘文馆的书舍夫子让他不用再进学。”
“你们把这个孩子给赶走了?!”秦琼怒喝道。
秦琼身t不好,平日里管着左武卫也很少动怒,长安的人都知道秦琼脾x温和,还是数术。”
九章数术在後世也就中小学水平,李正算是明白发生了什麽。
秦琼坐在李正的身边看着他说道:“老夫再问你一次要不要做官?”
李正稍稍行礼说道:“这位将军,我实在是没兴趣做官,我就是一个x无大志的人,我只想养家餬口。”
站在秦琼面前李正再次说道:“这年头做官的风险也太高了,哪天我说错话,皇帝看我不爽一刀剁了我怎麽办,老爹就我一个儿子,我还要给他老人家尽孝呢。”
“陛下仁德,不像你说的这般。”秦琼说道,想来是不是因为被赶出了书舍,这个孩子对朝堂对仕途已经失望了,转头说道:“不做官?”
“不做官。”李正坚定说道。
秦琼失落地站起身,“也罢,老夫再问你最後一件事。”
“将军请讲。”
“你是怎麽知道y山局势,你是怎麽知道执失思力与颉利之间不和?”
“我说是我瞎蒙的,你信吗?”
秦琼冷笑说道:“你当老夫是傻子吗?”
翻身上马,秦琼对他说道:“你若是改变主意了,就到长安来找我秦琼。”
李正挥手说道:“拜拜了您嘞。”
李大熊见儿子回来立刻上前拉住他问道:“臭小子,你没事吧?他们没对你怎麽样吧?”
“没有。”李正摇头。
李大熊还是将李正浑身上下检查另一边,确认了自己儿子没少块r0u这才长出一口气,“你说那个将军找你做什麽。”
“找我做官,想让我当差。”
“真的?怎麽可能。”李大熊讶异。
李正轻飘飘说道:“所以我拒绝了。”
“嗯?”
“嗯!”
李大熊感觉有些不真实,捏了捏自己的脸,“他们让你去朝中做官,你就真的拒绝了?”
李正说道:“做官有什麽好的,在家里种田多自在。”
“呵呵呵。”李大熊突然怪笑三声。
在原地愣了好一会儿,李大熊突然跑出自家家门,追着刚要走的兵马大声说道:“将军,我儿子是个傻子,他不会说话,再给个机会。”
奈何兵马已经走得很远了,没有听到自己的呼喊。
天亮之後李大熊坐在村口神情麻木,像是在思考人生。
有村民路过见神情颓废的李大熊问道:“听说昨晚的那些官兵是请你儿子去做官的?”
李大熊双目无神的点头。
“好事呀,做官了咱们村一起跟着长脸了。”
李大熊痛苦的捂着额头说道:“他拒绝了。”
“为啥呀?多好的事儿。”
李大熊yu哭无泪,“我怎麽知道?”
又有村民说道:“要是朝中让我去做官,我巴不得,傻子才不去。”
“可不咋滴。”又一个村民说道。
李世民依照李正提供的推恩令,和秦琼、尉迟恭等几个将领商议了一番,房玄龄、杜如晦也加入了不少行动,安cha了一些谣言,假传真传,一个完整的推恩令形成。
写下旨意与朝中的决策,李世民吩咐快马加鞭送到李靖手里。
大唐的军政机器开始围绕整个推恩令运转起来。
等众人离开甘露殿之後。
秦琼留下来对李世民说道:“陛下,李正拒绝做官。”
听到这个消息,李世民有些讶异,思量了一番面se凝重
秦琼又说道:“可能是因为这孩子被书舍赶出去的缘故,心里对仕途排斥了。”
李世民想着秦琼的话,李正只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或许还不知道做官的意义。
“加之他出身贫寒,不像长安其他子弟那般,在书舍又受人排挤,难免心生抗拒,又不懂做官是什麽意思,会拒绝只是他还小不懂事而已。”秦琼再次说道。
也不知道会不会因为李正拒绝做官导致李世民恼怒。
用不懂事解释秦琼心里只是想要保护李正这个孩子。
秦琼心里想着,若是昨夜他可以接受自己的好意,定会给他在左武卫某个职位,带在自己的身边,好好指导他。
这麽好的苗子可不好找。
“你先退下吧。”李世民淡淡说道。
秦琼离开甘露殿,刚走出就瞧见了长孙无忌似乎也要去见陛下。
两人互相打了一声招呼擦肩而过。
长安,秦琼深夜去请一个孩子做官的消息在坊间立刻传开了。
弘文馆里所有人都在议论这件事。
“就那个傻小子解开了李淳风的题?”
“那可是九章数术?!”
“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还能破解y山战局?”
“这不可能!”
……
弘文馆里的议论越来越热闹。
甚至有人挖出了李正的身世背景。
“你们听说了吗?李淳风想要收这个孩子为徒,连孔颖达都希望他去国子监听课。”
“国子监是什麽地方,那可是权贵子弟才能去的地方,多少人挤破脑袋都进不去。”
一时间整个长安都在讨论这件事,李正像是珍惜动物一般,时不时别人提出来评头论足一番。
在散朝之後,回到中书省的房玄龄对杜如晦说道:“昨日秦琼去找李正了,这小子竟然拒绝做官。”
“拒绝做官?”
“可能是因为被赶出书院对仕途失望了吧。”房玄龄低语道。
杜如晦听了着急,“绝不能因为这件事让大唐失去一个可造之材,老夫去会会他,定要让他来做官。”
说完刚出g0ng,杜如晦就撞见了从钦天监出来的李淳风。
“李道长夜里观星象,现在不休息吗?”杜如晦问道。
“贫道听说秦琼去找了李正,那小子拒绝做官,老夫也要去见见他。”李淳风加快脚步。
都已经拒绝了做官了,李淳风还要去找李正,莫非他想要收李正为徒研习道术?
杜如晦打心里对李淳风和袁天罡那些古里古怪的东西没兴趣,这麽好的孩子落在李淳风手里岂不是暴殄天物。
想完这些杜如晦的脚步更快了。
两人来到泾yan河畔的村子,在这里打听了一圈就找到了李正。
李正雇了几个村民修缮着一间房屋,见两个家伙走来,一个穿着道袍一个穿着一身官服。
走到近前,李淳风先开口说道:“你就是李正?”
“什麽事。”李正嘴里吃着果子问道。
杜如晦看着李正面前几个村民在修房子开口说:“你在修房子?”
“我打算建一个医馆。”李正又咬下一口果子。
“医馆?难道你还懂医术?”
“略懂,略懂。”李正点头看向杜如晦,“怎麽?你有病吗?”
“我……”杜如晦刚想还嘴一时语窒。
又犹豫了一会儿杜如晦说道:“不瞒小兄弟,其实老夫确实有病。”
“什麽病?”
杜如晦捋着胡子说道:“老夫时常心绞痛,这段时间一直在静养,孙思邈给老夫看过也开了药方但孙老神医说也只能调养不能治好病根。”
“你稍等。”李正回到正在修缮的房子里,从系统中拿出一瓶药,再次出来说道,“这是速效救心丸,一天三次,每次四粒,要是犯病的时候多吃几粒。”
心绞痛是一种很危险的疾病,在这个缺医短药的年代很容易出人命。
“你连诊脉都不用,这就给老夫开药?”杜如晦问道。
“不要拉倒。”
“慢着。”杜如晦迟疑了好一会儿说道:“老夫要了。”
“三万贯。”李正报出价格。
“三万贯……你!”杜如晦指着李正一时间情绪激动,x口一阵疼痛。
“杜如晦!”李淳风紧张地把人扶住。
“嗯!”看着这一幕李正也後退几步,这人当场就犯病?碰瓷还是咋滴!大唐民风竟然如此险恶。
再一看好像也不是装病。
李正拿着速效救心丸往杜如晦的嘴里倒进十多粒,用水再让他服下。
“你在给他吃什麽?”
等杜如晦缓过劲来,眼神有些迷茫。
“好点了吗?”李淳风问道。
“好了。”杜如晦使劲点头。
再次看向李正手中的药,要说平日里犯病杜如晦要大半个时辰才可以勉强挺过来,这下就这麽一会儿工夫好了?
杜如晦重新站起身子问道:“你这是什麽药?”
“速效救心丸,三万贯不讲价。”李正再次强调。
三万贯可不是什麽小数目,杜如晦一年的俸禄才多少。
看着对方为难的神se,李正说道:“没钱?我看你是个做官的,这样吧,你不付钱也可以,给我三千个苦力。”
“你要这麽多人做什麽?”杜如晦问道。
“垦荒。”
杜如晦中肯的点头,“好事。”
“那立字据吧。”
“老夫的话还需要立字据?”杜如晦笑道。
“我这人b较相信白纸黑字上的东西。”
两人立下字据签字画押,李正说道:“谁要是反悔了公堂上见。”
“老夫自然不会诓你。”杜如晦瞧了李正好一会儿才说道:“你知道三万贯老夫买不起,所以才提出条件吧,你想要的本就不是钱,而是三千个苦力。”
李正冷笑道:“你要是能拿出三万贯,我可以买多少苦力了。”
看这小子轻蔑的笑容,杜如晦怎麽想都觉得自己像是被耍了。
这瓶药的价值可能对李正来说不值三万贯,对自己来说价值就没有这麽小了,这小子摆明了就是吃定老夫,杜如晦心中思量着。
“三天内,把人送来。”李正说道。
“可以。”杜如晦点头,差点忘了问他为什麽不来京城,接着说道:“听说你被书舍给赶了出来,老夫问问你,你即然不想做官,你就想这麽平庸的过一辈子?”
“有什麽不好的。”
“你没有理想吗?身为男儿你就不想打下一番功业吗?”
“理想啊。”李正仰天想了想说道:“我以前倒是有理想。”
“什麽理想。”
“我想在喜马拉雅山修电梯。”
“修什麽?”
“说了你也不会懂的。”
“也罢。”杜如晦感叹一声,不过心中已经有了安置李正的想法,即然他不想入朝为官,又不能让大唐失去这个人才,不如给他一个虚衔。
不过这小子年纪轻轻怎麽暮气沉沉的。
一个孩子会经历什麽让他暮气沉沉,莫非真是给书舍赶出来的缘故?
“还有什麽事情吗?”李正看两人还没走。
李淳风上前一步问道:“贫道李淳风。”
李淳风?李正来了一些兴致,“你就是和袁天罡写出推背图的李淳风?”
“你也知道推背图?”李淳风对李正的话很诧异,推背图确实是自己和袁天罡所作可也只是给李世民看过,朝中知道推背图的人少之又少,一个乡野的孩子是怎麽知道的。
“听说过。”李正想也不想说道。
李淳风再次说明来意说道:“孩子,老夫看过你的解题,那道九章数术的题目是老夫挂上去的,你的解题方法贫道觉得很奇妙。”
就一个代数运算而已,你李淳风是没见过後世的高数题。
说话间,李淳风拿出一本册子,“能和我说说你是怎麽解开的题吗?只要你告诉我,这本九章数术贫道就送给你了。”
“没兴趣。”李正扭头看向远处自己修缮的屋子。
这……这小子是在看不起九章数术吗?
李淳风愣在原地许久说不上话。
“九章数术我就不要了,你若是可以安排一个官吏给我,我就把我怎麽解题的方法告诉你。”
“好!贫道答应你,只是请你不要在用那些奇怪文字解题”李淳风眼里充满了火热。
对李淳风来说李正的解题方法像是打开一个新世界的大门。
李正拿过李淳风手里的这本九章数术,用自己做的炭笔开始算题,一道题接着一道得算着,一个时辰之後李正就把九章数术里的九道题目全部做好了。
这里有几何,等b,ggu,几次方程等等。
杜如晦看着李淳风重新把九章数术拿在手里,他看着李正的解开的题眼神犹如魔怔一般。
“原来还有这麽多奇妙的算法。”李淳风怔怔自语。
像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李淳风感觉自己站在李正面前像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山民。
李正把数式的运算法则教给了李淳风,解决加减乘除就会简单很多,还告诉了他一些方程公式。
“看样子,贫道的数术之道还远未到圆满之境,这个大唐数术大家之名实在是受之有愧啊。”李淳风感叹道。
“记住给我派个官吏,最好是可以给我治理村子的。”李正说道。
等到李淳风回到钦天监,把自己关在了里面苦修,连饭都不吃了,更不出来见人。
走火入魔一般的研究数术,等袁天罡看到李淳风,他的房间墙上和窗户上挂满了题目。
对李淳风来说就像是打破了一个瓶颈,原本的数术就像是被困在了一个瓶子里。
李正的方程打破这个瓶颈,抬眼望去拨开见云雾见月明。
太极殿,李世民听着长孙无忌的述说,“你的意思是说,李正背後有高人在帮助?”
“臣以为这个孩子只是解开一道题,破解了y山战局,他的背後说不定有高人帮忙,陛下试想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能做什麽?”
确实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能做什麽?
李世民倒是有些相信长孙无忌的说法。
莫非李正身後真的站着一个高人。
“陛下!”一个小太监来报说道。
“说。”李世民的表情有些许不悦。
“陛下,钦天监传来消息李正把九章数术的题全部解出来了。”
“当真!?”李世民立刻站起身质问。
小太监再次说道:“确实是当着李淳风的面解开的。”
“陛下!”又有小太监来报,“兵部尚书杜如晦的病症有救了。”
“有救了?”这个消息让李世民心中激动。
孙思邈给杜如晦看过病,杜如晦的病一时间药石无医,只能静养,若是发病时没有挺过去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人si。
杜如晦和房玄龄都是自己左膀右臂,少一个都痛心疾首。
“是不是孙神医给治好了?”
小太监躬身回答说道:“是李正给了杜尚书一种药,说是特效药一吃就好。”
“李正,李正,又是有李正。”李二来回踱步念叨着。
长孙无忌面无表情站在一旁:“……”
数术。
刚刚从太极殿议事回来的李世民正好看到这一幕,听到李泰的话问道:“青雀,你去见过李正了?”
李泰把事情来龙去脉说了一遍,李世民听了表情非常jg彩。
“这个李正竟然把丽质给说哭了?”李世民嘴角ch0uch0u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些什麽。
“说来也是丽质胡闹,这事怪不了李正。”长孙皇后说道。
“他就要那些荒地?”李世民再次问道。
李泰拿出签字画押的契约,“这家伙确实就是要那些荒地,这人怕是不知道银钱几何。”
不过这件事李泰只是为了给观音婢求药出於孝心,李泰和李承乾之间的事情自己心知肚明。
若是李正站在太子和青雀无论哪一边自己都不放心,不过李正这个小子人又有点傻,想到这里李世民又有些放心了。
长孙皇后吃了一勺枇杷露,入口非常的柔滑,吃下之後有一种沁入脾胃的清凉感,吃完之後自己的呼x1都顺畅了很多。
“慢着。”李世民眼神担忧,刚想制止让御医来看看这药能不能吃。
从小喝着药长大的长孙皇后从来没吃过可以让心脾这麽舒畅的药。
味道不苦,而且还有些甘甜与清凉。
呼x1畅通了很多,原本不敢深呼x1,这一次深x1一口气再也没有要咳嗽的感觉。
“怎麽样?”李世民小心翼翼问道。
“妾身好多了。”长孙皇后脸se带着笑意,“没有要咳嗽的感觉了,也没有喘不过气的感觉。”
李世民也高兴地笑了笑,叫来了御医看了看这个琵琶露。
看了成se也闻了闻嚐了嚐,给李世民一个结论,这个琵琶露药x非常的温和,像是用甘草等草药制作而成,总之就是吃多了也不会有事,甚至可以当平日里调理的药来吃。
“陛下!公主出事了。”小g0ngnv慌张跑来。
李世民带着人急忙来到李丽质的寝g0ng,由於之前和李正发生口角,跑动之後就出现了症状。
李泰按照李正的方法给李丽质试了试x1入器,按了几下x1入器之後,李丽质的也缓了过来。
“父皇,李正说是若是突然发病了可用这个x1入器。”李泰解释道。
李世民长出一口气,所幸自己的nv儿和皇后都没事。
看向李泰,李世民说道:“青雀,你有心了。”
李泰面前一喜连忙说道:“是孩儿应该做的。”
李世民点头,“李正的一应要求朕全部满足他,并且封他国子监编撰,你可以带他去国子监,最近朝中有意要修撰括地志,你跟随岑文本好好研习。”
“儿臣领命。”李泰连忙行礼说道。
国子监编撰是个闲差,平日里可以在国子监走动,这个位置也是入朝为官的一个阶梯,多少人挤破脑袋都进不去。
看来父皇是在为李正入朝为官铺路了,李泰心里暗暗想着。
回到自己的府邸,虽说得到药,李泰心里还是有些郁郁寡欢,喝下一口气自言自语道:“这麽有本事的人,怎麽就是一个傻子呢?”
“怎麽就是一傻子。”李泰又灌下一口酒,如此好的药可以治好母后与自己皇姐的病。
这小子傻得就要一些没用的土地,泾yan除了几百亩耕地,还能有什麽好地?其他的都是种不出粮食的荒地。
或许是良心在作祟,李泰越想越觉得过意不去。
又是灌下一口酒水,李泰痛心疾首道:“多好的人才啊,怎麽就是一个傻子。”
就像是一块完美的玉璧,se泽上却多了一块很显眼的瑕疵。
李泰越想越难受,对下人喝道:“拿酒来。”
李丽质在立政殿知道了事情的来由,想着确实是自己不对,李正还给了治病的药。
“一定要去向李正道歉,并且还要感谢他,是自己误会他了。”李丽质心中也打定主意。
泾yan
g0ng里又来了圣旨,治好了长孙皇后的病,当今陛下给了很大一片地,整个泾yan乃至周边所有地都赏赐给了李正。
属地检测:属地一千六百亩,人口四千三。
垦荒任务完成,开启农作物一阶段。
任务发布:人口增加至八千
奖励:水泥六千吨
一千六百亩什麽概念,相当於一百多个足球场。
李正还没从系统里回过神,就被李大熊当着乡亲的面问道:“你治好了当今皇后的病。”
“嗯。”李正低声回答。
“大声点,是不是你治好的?”李大熊又说道。
“是我治好的。”李正又是点头。
李大熊享受着村民们羡慕的目光,一连两道圣旨这是多少人家想都不敢想的福气。
“说,你怎麽治好的?”李大熊又问道。
“书里看到的。”李正脑子一过便敷衍道。
“嗯。”李大熊非常威严地点点头。
乡亲们纷纷议论,李正竟然治得好当今皇后的病?
有乡亲小声说道:“读过书的人果然很厉害。”
“可不咋滴,真该让我儿子也去读书的。”又有人说道。
“咱家孩子可惜连个字都不认识。”
……
从一个小地主晋升为一个大地主,村民们看李大熊父子的目光都变了。
那是什麽目光,那是一种看权贵的目光。
当今也只有权贵才有这样的封地,李正虽然没有爵位但是封地是足足的。
就是穷了点,家里也没个nv人。
李大熊家出息了……
众人感叹。
泾yan县的泾yan村出了一个人才,村民们去别的村子串门腰板子都直了不少,咱们村子出了一个人才,还治好了当今皇后的病,你们村子有吗?没有吧!
要说李大熊家成了泾yan最大的地主,虽说李大熊没个权贵样,他儿子李正也瓜了点,可一人得道全村昇天呀。
四里八乡的媒婆纷纷开始打听哪家的nv娃娃好生养。
这李正是香饽饽可别被别家闺nv给抢了去。
李正独自一人坐在小医馆里,打量着自己系统,系统奖励里的农作物很多。
杂交水稻的稻种,土豆,玉米,番薯的种子全都有了,不仅有种子还有现成的h瓜可以吃。
取出所有的种子,李正叫来了李义府准备把这些种子种出去。
李义府看着满院子的种子小声问道:“这些都是啥?能种吗?”
李正递给李义府一根h瓜。
“这又是什麽。”李义府拿着h瓜问。
李正非常狂野地咬下一口h瓜,“仙果,吃了包治百病。”
李义府:“真的?”
李正:“你信吗?”
李义府尴尬笑笑,咬下一口h瓜吃着说道:“很爽口,好吃。”
h瓜带着皮,李义府几口就吃完了,回味了好一会儿。
李正拿了一些作物的种子,带着李义府走在村子里,如今有了土地这些种子就可以全部种下去。
来到一片荒地,李正说道:“这里也可以垦荒出来,用来种东西。”
瞧着这片荒地,李义府躬身说道:“泾yan令,这片地是荒地呀,这连草都长不出多少的地,怎麽种得出粮食。”
李正走在这片荒地观察着这片地,b较乾旱,挖起一把土都是土块。
“可以用来种玉米,玉米b较耐寒也好种。”
李正说完,李义府用口水润了润毛笔,在这里立下一块牌子,写下玉米两个字。
立好一块牌子之後李义府好奇问道:“玉米是什麽,也是粮食吗?”
“一种b较耐旱的粮食。”李正说道。
李义府知道李正治好了当今皇后的病,是大功一件。
要说真要论功行赏,李正的功劳入朝去太医署当医官也不为过。
偏偏就要了这些荒地,也不知道李正怎麽想的。
暂时在李正这里待着吧,总b再被打发到偏远地方做县令来得好。
又来到河边一片sh地,这里的土壤非常cha0sh,一脚下去都是淤泥。
李正对李义府说道:“在河道口可以修一个引水入水的g0u渠,这片地用来种水稻。”
“好。”李义府听之任之,按照李正的安排在每一块地立好牌子。
“田埂边可以种番茄。”
“那里种南瓜。”
“这里种花生。”
……
“剩下的荒地都b较乾旱,剩下的都用来种土豆和番薯。”
听完李正的安排,李义府心里算了好久说道:“泾yan令,这泾yan周边一共一千多亩地,全部都要开垦出来吗?咱们人手也不够呀。”
“那就找人手,现在大唐附近应该有不少的流民吧。”
李义府点头,“近些年确实多灾多难的,不少难民就在长安附近,他们住在外面,白天就去长安找活g来养家餬口。”
“把那些没地方安置的流民都收到泾yan,你给他们登案造册,若是有家室的家里有小孩的,可以在泾yan定居,尽量找有家室的。”
“明白了。”李义府点头。
那些流民因为灾害举家离开家乡,来到长安谋生很多人都是居无定所。
给他们一个可以安稳落脚的地方,那些流民一定会趋之若鹜,要多少有多少。
李正看到河边有不少苦力在喝着河水。
“李义府。”
李正又叫住就要去办事的李义府。
李义府回来说道:“怎麽了?”
瞧着这群苦力,李正对他说道:“你带话下去,尽量不要让他们喝生水,平时多给他们喝煮沸的水。”
“这……这什麽讲究?”李义府又困惑了。
“要你办,你就照办,哪里来这麽多废话,你要办不好我让杜如晦再把你打发回去。”
“泾yan令放心,下官一定办好。”李义府连忙说道。
打发回去自己很有可能又会被发配到偏远地方做县令。
一定要抓住这次留在泾yan的机会,李义府心中暗暗下定决心。
李义府办事还算靠谱的,几千个苦力被他安排得非常妥当,也不会去打扰泾yan原本的住民。
一切都安排好之後,李义府先去招收流民。
李正把番薯放到篝火里煨着,一边看苦力把稻种洒在sh地里,一边心里琢磨着,水稻育苗非常关键,育苗期间是最不好种的。
为此还留下了一大半稻种,试验着先种一些。
“你在g嘛?”
听到一声俏皮的呼唤,李正转头看去见到了李丽质,连忙行礼,“草民见过公主殿下。”
“你现在应该自称下官,已经不是草民了。”李丽质眯着眼笑道。
看了一眼李丽质身後的一群nv侍卫,李正对她说道:“公主殿下这是又私自出g0ng了?”
“你怎麽知道我偷偷溜出来的,不过你不用担心,父皇和母后最疼我了。”
“你是怎麽解开九章数术的。”李丽质好奇问道。
“很简单,只要知道公式和运算方法很快就解出来。”
李正从炭火堆里扒拉出两只番薯,烫手地用衣袖裹住,剥开焦黑的外皮,享受地咬下一口。
“这又是什麽?”李丽质好奇问道。
“番薯,要吃吗?”李正又扒拉出一颗给她。
李丽质接过番薯学着李正的模样,剥去焦黑的外皮一口吃下。
“嗯!很香,很软糯。”李丽质还是数术。
把这麽一个人赶出书舍,不论是陛下还是其他人都对长孙家颇有微词。
若是他能入朝为官,真是一个人才,或许真的会危及长孙家的名声。
如今看来这人非常古怪,荒地里种粮食?长孙冲笑着。
一月的天还是有些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