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八点,“长三乙”的最后一块“积木”:整流罩抵达。
整流罩:导弹或者火箭的“尖头”,用以改变气动外形,并保护“载荷”免受气动热效应、声振的影响,是火箭部件中,唯一“左右结构”的部分。
分离时从中间裂开。
上午十点,整流罩安装完毕。
承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计划”的火箭,垂直总装完毕,进入检测验收阶段。
计划发射日,两天后。
航天局已经邀请了大量官媒,包括泱妈在内。
科技频道,更是会从发射前三小时,就进行不间断直播。
这是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会上“新闻联播”的重要项目。
虽然在总装过程中,已经检测了上百遍,但火箭工程组全体成员,却依旧要在两天的时间里,继续检测上千遍。
用千百遍的枯燥,千百遍的重复。
去追求一个“万全”!
而等所有人,都进入检测阶段的时候。
周瑞,却独自一人,站在了“发射塔”的20层。
面前的巨大造物,从上往下看,也别有一番风味。
通体洁白,却在整流罩上,印着一抹赤红的旗帜。
沉吟片刻,他伸出手掌,触摸着整流罩的外壳。
可算是安装完了。
形成了一个整体……
那么……
试着用“异曲同工”,改造一下吧……
魔改长三乙!矩阵火箭!
周瑞微微眯起眼睛,脑海中打开了系统。
然后立刻,开启了“异曲同工”。
他的视角向后急速拉伸,像是被绑在了炮弹上一样,瞬间就抵达了那处灰白色、由无数网格形成的三维空间。
比起“照猫画虎”的漆黑大海,“逆本溯源”的物质尘埃,还是这处空间他最熟悉,也最觉得安稳。
“请指定对应的工程造物。”
周瑞的视线里出现了一行小字。
他脑海中默念出了自己的选择。
“已选中‘长征三号乙增强型运载火箭’(cz-3b/e)。”
下一刻,空间内播放了一段他接触“目标物”时的画面,其实就是他外界此时的模样。
于庞然大物顶端,伸出一只手掌触摸。
很快,几乎没有任何延迟,灰白空间中,出现了“长三乙”的三维全系影像。
亦可称之为,三维立体设计图。
全长5873米,最大直径56米,重45897吨,最大运载能力49吨,拥有三级火箭结构,和四个助推器。
内容极其详尽,周瑞可以自由移动视角,从各个角度,乃至火箭内部,查看每一个细节。
许多国家梦寐以求的航天重器,毫无保留的出现在了周瑞眼前。
不过,原味版,不是他需要的,这段时间的工作,他早已经洞悉了“长三乙”的大部分技术。
他是来魔改的。
周瑞“深吸”一口气:“改造当前造物,加装智能调节推进器,使其整流罩以外的部件具有定向回收能力,可调取我脑中的已有设计信息。”
“正在调取宿主知识结构……调取完毕,可进行强化,该指令会改变‘此物’外形和有效载荷,是否确认。”
周瑞:“最大程度降低影响,确认。”
也得亏他这段时间,脚踏实地的补齐了许多东西,否则系统都未必愿意给他“魔改”。
系统深不见底的算力下,一个呼吸不到的时间,眼前的火箭就变了模样。
周瑞甚至怀疑,这一个呼吸的功夫,都是系统为了完整展现“视觉效果”的强迫症。
否则一“帧”刷新就完事儿了。
只见各级火箭外侧,已经出现了镶嵌式的调节推进器,并且沿用了“调节风板”的设计。
镂空如苍蝇拍一样的金属结构,分散在各级火箭的四个方向,发射时是收起的,坠落过程中可以参与姿态调节。
可以说,眼前的东西,已经攻破了“火箭回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