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下药吧(1/2)

小七跟踪了他几日,他住在离学校不远的那座商业楼附近,他家还住着一个中年男子,崔佑叫他叫刘叔,他每天开车接送崔佑,也给他家里打扫卫生,准备一日三餐。他的日程也远比我想的要简单:起床,健身后淋浴,吃早餐,上学,复习功课,洗漱,看书,睡觉。

崔佑的每一天仿佛是按照规定的脚本一步一步展开,生活在一种旋律般的节奏中。然而,对我而言,这样的宁静却让我产生了一种挣扎的欲望,渴望在这份规律中插入一抹不同的色彩。在他的生活中,我看到了一片宁静的湖泊,而我却想要激起涟漪,竭力去破坏他的生活。或许,这是一种对于过度规律的反叛,渴望在我沉寂的生活中找到一些刺激,让自己的心情变得不再那么平静。

摒弃了崔佑的完美外表和卓越成绩,他在学校的名声并非建立在优越的外表和出色的学业上。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他的父亲是市长,母亲则是从事音乐领域的一名艺术家。可笑的是,尽管家庭背景如此显赫,崔父偏偏没有选择将儿子送入私立学校,更没有选择把他扔进那些国际学府。原因竟是为了让儿子尽可能地普通。崔父大概觉得,将他的权势塞给儿子是一种太过显眼的炫耀,于是决定让儿子在普通人的队伍中混迹,或者说,希望他能混得有些出格。这不过是一场让人哭笑不得的闹剧,市长也要过上’庶民’的日子,崔佑则成了这出戏的主角,演绎着他父亲对‘平凡’的奇特理解。

崔父仿佛试图向周围的人传达一种信息,即他并不想通过自己的地位来铺路为儿子。他想让儿子变得尽可能普通,融入普通人的生活。或许,我该感谢他父亲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这种选择在某种程度上是一场教育,一种默默传递的信息,一个父亲为了保护儿子免受过多关注和压力而作出的决策。但崔佑的人生,或许和正在努力在普通的学校生活中突破自己的其他人永远都有着天壤之别。

与我,又有什么关系?

那日我并没有和他说话,他好像也感应到了我的情绪波动,只是在课堂讨论的时候会和我说几句。我那段时期在被很多词尾变化、动词,还有句法的问题困扰,但我对德语的叛变好像早就被它发现了,它的每个词语,都在控诉我将注意力转向了崔佑,原本可以被我解决的问题变得一团糟。偶尔他凑过来时,我心惊肉跳地答着题,因为我感觉他在很仔细地看着我,好像他从来都没那么关注过班里的任何人。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