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干脆断了联系,书信都不通了!
反正他们夫妻俩指着儿子给养老送终么,不要女儿的。
大家都说,他们家的女儿是对家里的恨意太大了,家里就这么一个儿子,三个女儿的嫁妆不少,要不然二伯娘他们家也不可能在县城里买房子,日子过得那么悠哉。
还养出来一个败家子,儿子成了个远近闻名的赌鬼!
要不是为了她家的那个儿子,王珺也不会“被”服兵役。
要是以后王珺真的阵亡了,这第一个顶上去的就是他们家的儿子,所以一定要撕开关系。
不过他们是在王珺“从军”之前撕开的关系,第二天王珺就“参军”去了,服了兵役的人,回来的少,死在里头的多。
虽然现在天下太平了一百多年,但是不代表没有战事。
而朝廷之所以征兵,是因为南边有聚啸山林的土匪,据说两万多人,朝廷派人去清缴,缴了三次都失败了,不得已,只好征兵。
给的安家银子可不少,要不然,二伯娘他们也不会见钱眼开,将王珺给“卖”了,钱还给了赌场。
这些都是杨大婶告诉温润的,加上温润自己看了本朝的律法大全,研究出来的,这既然断了关系,想联系起来可不容易。
而二伯娘这样的人,能主动上门攀亲戚,这可真是太阳打从西边出来了。
“我怎么不好意思说了!”二伯娘顿时就跟杨大婶对骂了起来:“我可是他们的二伯娘,打折骨头连着筋的亲戚,你一个外人跟着乱掺和什么?滚一边儿去!我跟我大侄子的房里人说话。”
婆家人
“你给我滚一边儿去!”杨大婶就没让开路:“什么二伯娘?王贾氏你给我听清楚了,你跟莲花坳的王家没关系了,少在这里乱嚷嚷,你以为你是谁呀?手伸的太长了,当心被人给剁了!”
“我看谁敢剁?你么?”二伯娘呸了一口:“我们王家的事情,你一个老娘们儿掺和什么?怎么着?我大侄子不在家,你惦记上了是怎么着?你们家老杨知道吗?”
农村的女人就是这样,一骂起来什么都敢说。
她这话说的可内涵了。
这是说杨大婶不守妇道;说温秀才不安于室。
不论是乡下地方,还是城里头,桃色新闻啥的最吸引人眼球不说,还能让很多长舌妇,对此津津乐道,乐此不疲,谈论起来那叫一个快啊!
风言风语这种事情,最难澄清。
“还你们王家?王贾氏,你拍拍胸脯想一想,你跟这个家有什么关系了?分家分宗分了族的,还好意思上来攀关系?真是马不知脸长!也不撒泡尿照一照自己,长的那个样儿!还敢来王家闹事儿?你也不怕王大勇夫妻晚上去找你算账!”王大勇就是王珺的父母。
她们俩在王家大门口激烈的骂仗,又有人来了。
是村长家的媳妇儿,张大娘。
“干什么呢?干什么呢!”张大娘嗓门儿大的很:“王贾氏,你来干什么?跟王家都没关系了,来这里闹事?也不问问我们莲花坳的女人,同意不同意。”
如今整个莲花坳的人可都指望温秀才,教导孩子们呢。
以后孩子们出息了,他们莲花坳才有指望。
毕竟这年头,想读书可太难了。
不止要有名师,孩子们也要上进才行。
农家孩子笨啊,先生必须要有耐心才行,最开始,孩子们连握笔都不会,还是温润手把手地教着,才学会了如何横平竖直的写字。
“呦呦!张大嫂,我这可是有事情来的,我来找温润,不是来找骂的,你看看你们莲花坳的女人,什么嘴脸啊?”二伯娘捋了一下耳边的碎发:“乡下的女人就是没什么见识,一个个满嘴喷粪,跟她说话我都嫌弃口水是臭的!”
“乡下女人怎么了?王贾氏,你也是乡下女人出身,以为在城里头住了几年就成了城里人啦?”张大娘可不惯着她:“你娘、你姥姥都是乡下女人,怎么,看不起乡下女人啊?那你看不起你娘家的老娘,也看不起你老娘的老娘!你可真出息。”
这年头,孝字当头。
要是看不起自己的生母,那成什么人了?
会被人戳脊梁骨,会被人骂“畜生”的!
这可是个大事儿,甚至要是名声不好了,连官府都会插手,官员治下,除了赋税之外,各种收成,民风,缉盗等等,也在官员的考核之内。
综合成绩下来,好的自然是上上,不好的就是下了,更不好的就是下下。
吏部的品评很重要,要是连续三年都是下下,不好意思,这个官儿也当到头了,降职都是轻的,重的会丢官的啦。
所以官府对于民风也很看重,不能出现什么伤风败俗的事情,更不能出现不孝的人。
在古代,父母打死孩子,只能被人说一句“不慈”;可是如果儿女打死了父母,连邻居都能打死他不用偿命!
就算是不打死,打残了,那也是该斩首的大罪。
打伤了也不行,会被里长扭送去官府,严肃处理。
“你说什么呢你!少给我摸黑。”二伯娘当然不乐意了,立刻就跳脚的跟张大娘吵闹:“这关我老娘什么事情?何况她都过世多久了?给自己积点口德吧……。”
张大娘也不是善茬儿,跟这个二伯娘吵了半天。
加上杨大婶也不是善茬儿。
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温润觉得吧,这六个女人加在一起,足够pk一下了。
两台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