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招了人后,服装厂的效率提高了很多,每天能生产好几百件衣服,但新的问题出现了,销售不够。
现在就收棉花的旺季,先前调来销售的四人已经重新去收棉花了。
销售人员就只有这次招的六名,全是生手不说,人还少,两人一组,一天只能赶三个公社。而且乡下赶集都只有半天时间,一到中午,集市上就没人了。
这样的后果便是服装厂的衣服开始积压,到十月已经积压了四千多件衣服,而且这个数量每天都在增加。
再这么下去,服装厂很快就没有流动资金了,收棉花的工作都得暂停。
对于这种状况,厂里的职工纷纷向宋书玉提议,再招十几名销售,尽快将衣服卖出去。
但宋书玉却没有采纳,现在是缺销售,可明年呢?他们厂子现在主要是做棉衣,棉花用光了之后,货就少了。到时候这么多人,怎么养?
他们不可能现在招了人,回头不用了又把人给开了。
而且以后厂子的规模还会不断扩大,那也要像现在这样,天南地北地派人出去卖衣服吗?
在本县还好说,但出了县,外地呢?当天没法来回,那是不是得住宿,吃饭?如此一来,成本增加了不少不说,风险也高了很多。也没那个服装厂是靠这种方式发展起来的。
所以宋书玉想到了一个办法,找编外人员帮忙销售。
而这最合适的非有销售经验的鲁斌四人莫属。
宋书玉叫上了谢铮,一块儿去公社找鲁斌他们,并请他们在公社吃饭。
鲁斌他们已经好一阵子没见到宋书玉和谢铮了,因此一见面,他就调侃:“书玉姐你这个大忙人终于有空见咱们了。听说你们厂子最近又招了一批人,已经有三十多名职工了?”
谢铮骄傲地点头:“那可不,我们厂子是公社第一大厂。”
鲁斌吐槽:“公社总共就两个厂子,看把你得瑟得。”
尾巴都快上天了,再说这厂子不都是书玉姐的功劳吗?
“别忘了,我们服装厂才成立半年。”谢铮就容不得他说服装厂不好。
鲁斌受不了他这得瑟的模样,无语地问:“你今天是故意来找我们炫耀的?”
宋书玉笑着说道:“当然不是,是有桩买卖想问问你们做不做?”
鲁斌四人对视一眼,有些感兴趣:“什么买卖?”
宋书玉笑着说:“从厂子里拿一批衣服去卖,有没有兴趣?当然,咱们厂子会开个条子给你们,证明你们是我们厂子雇的临时工,这样出去的时候万一遇到有人举报也好应付。但这个赚多少钱,得看你们的本事,卖得多赚得多,每件衣服的提成在几毛到一两块钱之间,大部分都在几毛钱一件。如果卖不完,衣服完好无损,没有弄脏,可以退还到厂子里。”
一件几毛的提成,一天卖出去十件,那不就有几块钱了?这可不少。
上次跟着宋书玉和谢铮卖衣服就已经尝到了甜头,所以这次鲁斌很痛快地答应了:“我干,刚子,你们怎么想?”
刚子、邹进、马卫国也拍板同意了:“这种好事怎么能少了我们,我们一起干。回头我拿一批去我舅舅厂里卖,他们工厂人多。”
马卫国的舅舅在几十里外煤矿厂,职工有上千人。而且这时候煤矿厂的职工待遇也很好,比较有钱,消费能力强。
宋书玉觉得这是条大鱼。
而且马卫国这话也给她开拓了思路。
光是在公社零售,速度太慢了,销售成本也高,如果是跟那种福利比较好的厂子合作呢?这不是快过年了吗?回头她进城问问,有没有厂子需要员工福利的,他们可以提供衣服,不要票。到时候以单位的名义成交,那做成一笔就是大单子,何愁衣服卖不出去。
宋书玉眼睛闪闪发光,庆幸自己这一趟没有白来。
她说干就干,过了十月,厂子里积累了一批货之后,她就拿了两件样品进城找厂子。
刺绣厂和纺织厂肯定不行,这两个厂子的职工不缺布料和衣服。
所以这次老大爷这个关系是用不上了,只能靠她自己去开拓新的客源。
好在宋书玉是个从不怯场,也不怕丢脸的人。
她先将县里的厂子盘算了一番,第一个盯上的就是钢铁厂。
他们县北边有一个小的铁矿,所以有个几百人的钢铁厂。
钢铁厂也是如今待遇非常好的单位,比纺织厂这种单位好多了。
待遇好意味着单位有钱,职工有钱,舍得花钱。
宋书玉骑着自行车找上门,拿出衣服给看门的老大爷看,并说明了来意。
可惜这一招失灵了,这个老大爷不吃这一套,听说她是来推销衣服的,直接将她赶走了:“我们钢铁厂可是县里的重点单位,闲杂人等,不能进去,赶紧走,别妨碍我们工作。”
看他这副不耐烦的样子,宋书玉也不再纠缠。
但放弃也是不可能轻易放弃的。
宋书玉琢磨了一下,转身就去了钢铁厂的职工楼。
职工楼这边没有门卫,可以随意进出。
宋书玉踏进去就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饭菜的香味飘荡在空气中,孩子们的欢笑、哭闹声不绝于耳。
好热闹啊。
宋书玉将两件样品挂了出来,又竖了个牌子:卖衣服,男装45元不要票,女装42元不要票!
价格只比供销社和百货商场便宜两毛钱,最重要的是不要票。
少花点钱,还不要票,这可是太吸引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