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古人直播日常 第217节(2/2)

下属提到的宫妃,都是诞下过皇子的,梁栋的皇后是太后选的,他不喜皇后,皇后膝下无子,宫中这些年陆陆续续诞下不少皇子皇女,但非中宫所出,梁栋也未立太子,这些皇子就都有机会。

淑妃、郑宝林等人想趁着皇帝病重,让自己所生的皇子侍疾,换取皇帝的好感,恐怕还有点儿隐秘的心思,万一皇帝直接病死了,在他病榻前的皇子,也更有机会。

德妃、贤妃、王昭仪等宫妃,则是将宝押在了太后身上,认为如果皇帝病死了,曾经垂帘听政的太后会重掌权力,希望能在太后面前讨个好,把自己的儿子送上龙椅。

各有各的心思,但总的来说,都觉得梁栋要死了,也都盼着他去死,难怪他会发怒,将宫妃和皇子通通赶走。

“陛下病情如何?”梁桓问。

他瘦得眼窝深陷的眼睛里,闪过一抹幽光。

梁桓怎么上位的,他可知道的一清二楚,先帝身边得用的皇子死伤殆尽,才让他捡了个便宜。

如今梁栋膝下皇子虽多,但年岁都不大,年纪最大的大皇子也不过十三四岁,最是冲动的年纪。

宫乱若起,谁的命也都不过一剑,若是皇帝暴毙,皇子们也都没了……

下属:“回殿下,太医院传来的消息……不太好。”

梁栋吃喝玩乐,虽在壮年,但身子骨称不上强健,梁桓卧床养病,他病的时候比梁桓只多不少。

气性太大了,也不如梁桓能忍,一次两次,次次积累下来,如果真死了,若是是被气死了倒也没什么问题。

梁桓曲指快速在桌案上敲击着,来回思索,衡量利弊。

如果梁栋病中将死,他远在千里之外,那就一点机会都没了。

他跟梁栋血缘虽近,宗室中有的是血缘近的宗氏子,王族从来不缺孩子。

但如果他现在想法回京,梁栋又没死,他在梁栋眼皮子底下,一定会想尽办法搓磨他。

那顿痛打梁桓现在还记得,记得牢牢的,如果再来一次,他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忍下来。

斟酌良久,还是没能拿定主意,梁桓挥手让下属先退下,又唤了其他人来问。

“婚礼的事筹办的如何了?”

下属低着头回:“虞、崔、李三家都坚持,头生子要从他们本家姓,冯家松了口,说第二子从冯姓即可。”

梁桓面色愈发阴沉,他舍出去王妃的位置,那个没用的丫鬟,竟然只生了一个女儿。

女儿……他若要女儿,贞儿不好吗?

毕竟是自己的骨肉,梁桓也去看过,但实在让他失望,不如他的长女俊俏漂亮,也不如他的长女聪慧可人,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女婴。

于是梁桓又私下联系了曾经试图跟他结亲的世家,但这些人竟然得寸进尺,狮子大开口,以前只是暗藏祸心,如今赤裸裸地将心思摆在了面上,直接要求他的儿子,堂堂梁王的子嗣,从母姓!

梁姓,可是国姓!

想到那些世家子的嘴脸,梁桓就想呕血,尤其是那句满含讽意的“齐王殿下也不是头一个孩子从母姓了,怎地还未习惯”。

良久的沉默,梁桓终于开口:“将冯家的话传给另外三家。”

他再一次,往后退了。

至于如今的齐王妃……不管是梁桓还是与他议婚的世家,都没放在心上,想让一个后宅女子悄无声息的消失,太容易了。

……

办好入住,薛皎拿着房卡带家人上楼。

薛珍乖乖牵着妈妈的手,她又长高了,也变得更重了,妈妈抱她很累的,胳膊会痛。

考虑到爷奶年纪大了,常年在村里没怎么住过酒店,薛皎定了一个家庭套房,有两个房间,分别给她爸妈和爷奶住。

另外两个单间,薛皎和女儿住一间,顾冬阳住一间,三个房间因为房型不同,没有全挨着,薛皎和顾冬阳的房间门对门,她爸妈住的那个家庭套房在同楼层另一个方向。

先去把各自行李放下,然后大家一起在套房里集合,这里有个小客厅。

大家都坐定后,薛皎开始掏礼物,都是她这段时间陆陆续续收集的,用的东西看到就买了,吃的东西,能保存的她今天抽时间去买的。

“爷爷奶奶你们先尝尝这个,京八件,很有名气。”薛皎先拿吃的,她跟爸妈坐飞机来京那天,也是饿得够呛。

甭管好不好吃,外形看着是漂亮的,薛奶奶小心翼翼拿起一块荷叶形状的点心,都舍不得吃,“这真好看,不愧是首都,糕点都做得这么漂亮。”

“妈,这咱们县城……”冯英拐了丈夫一下,薛青山憨笑:“是,咱们县城就没这样的。”

这家店是薛皎问了艾音华才去买的,贵是贵了点儿,味道也好,大家分吃了薛皎买的糕点,盘算着走的时候要带一些回去。

薛奶奶连哪块糕点分给哪个老姐妹都盘算好了,关系好的就得给最好吃的,让一辈子没出过村的老姐妹也尝尝这京城的点心。

大家吃着点心,薛皎把其他东西拿出来。

大部分是她在学校纪念品商店买的,开学报道那次她不知道,后来才摸到地方,看到里面的东西就知道肯定是她家里人会喜欢的。

买了很经典的冰箱贴,图案是北大那个特别有名的牌匾,还有校门、著名建筑等。

果不其然,拿出来她爸和爷爷同时手就伸过去了,尤其是那个牌匾的冰箱贴,那么清楚的“北京大学”四个字,谁都看得清。

不能跟老子争,薛青山缩回了手,薛爷爷心满意足地将那个小玩意儿拿到了手里。

“咋做这么小。”老爷子不满意地说:“有大的没?”

他拍拍荷包:“爷爷有钱,月月,你给爷爷买个大的,爷爷带回去挂门口。”

薛皎哭笑不得,薛青山喷笑道:“爸,这是人家学校的牌匾,你挂自家门口像什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