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月 第84节(2/2)

&esp;&esp;“华虞长公主,亏朕以为你东齐是真心交好!果然,”少年女帝走过来,眉眼俱冷,扫过她刀锋,“怎么,你还要杀人灭口吗?”

&esp;&esp;“你够狠!”华虞已无从表起,一行被押下拖走。

&esp;&esp;陈婉也被抬下去救治,没多久,桃子桩只剩了随行的太医方桐,伴在江见月身边。

&esp;&esp;“从今日起,你便专心救治侍奉太后吧。”江见月抬眼望向虚空,似见到阿母模样,“当初如何救治的雍王,如今就如何救治太后,只是别让她死了。朕还要好好孝敬她呢。”

&esp;&esp;舞阳入了一趟长安城,便让赵励搞出那般动静,她为不打草惊蛇一时奈何不得她,但一口浊气重要出的。

&esp;&esp;再者,今日计乃一箭双雕。

&esp;&esp;方桐领命而去。

&esp;&esp;江见月回去陈婉倒地的地方,伸手抚着地上鲜血,欲将它送入口中,尝一尝仇人的血是何味道。不想被人一把从后面抓住手腕,止住了。

&esp;&esp;苏彦俯下身来,小心翼翼擦拭她手上污血,“对不起,师父来晚了。”

&esp;&esp;垂首低眉的少女,在抬首间变换了神色,哀哀望向面前的男子,“母后穿了朕的披风,是朕给她披上的……”

&esp;&esp;“不是你的错!”苏彦忽想起当年渭河畔斩杀赵郢的内侍监时,他捂住少女的眼睛,乃希望她可以少见人世的血腥,然她却这样小,根本不是双眼见血,而是浸身在血海中挣扎。

&esp;&esp;他将人抱起,万语千言不知从何说起,最后道,“睡会吧,天大的事有师父。”

&esp;&esp;江见月在他怀中闭眼。

&esp;&esp;太后伤重,不好挪动,暂留上林苑建章宫中医治。

&esp;&esp;苏彦护君主,领百官回来皇城。

&esp;&esp;回未央宫的第二日,江见月去了城郊十里处的乾陵,圣懿仁皇后墓前。傍晚时分,苏彦在尚书台处理完东齐一行的政务,从阿灿口中知晓,遂策马赶来。

&esp;&esp;“阿母刚去那会,总是入我梦中,说同母后交好,让我奉孝于她。如今,我有负两位母亲的恩养。”她跪在先皇后墓碑前,平静道。

&esp;&esp;苏彦陪她一起跪着,片刻道,“东齐公主既伤我大魏国母,我大魏自是不容,臣今日与尚书台已经商定,择日出征伐齐。你别难过,本来我们还师出无名,如今正好。”

&esp;&esp;“朕就是这样安慰自己的。至少师父可以不必再以身犯险,我们有了出兵的理由。”江见月抬起头,双目通红,“但是师父,此番出兵,你无需前往,朕往之!”

&esp;&esp;这话落下,苏彦惊道,“你说什?你如何能上战场?”

&esp;&esp;“师父,你听我说。”江见月站起身,因为跪得太久,起来时人有些晃悠,苏彦扶了她一把。

&esp;&esp;听她话语缓缓而来。

&esp;&esp;“朕知道,师父原是打算利用东齐刺杀您一事做文章,以此作出兵的理由。你为这次伐齐做了许多准备,朕看见你随身带着的地图,也记得你深夜伏案研究沙盘图的背影。你想要这样一次战功,为公也带着私。”

&esp;&esp;“东齐三州分裂出去五十余年,若能收复,哪怕只有一州,都是泼天的战绩。你想要用这样的军功换一次臣民的认可,认可你与皎皎违背了礼法的情意,对不对?”少女的眼泪落下来,“我都知道的。但是,即是这般,师父难道不觉得身为帝王的皎皎去,更好吗?让天下子民看一看,你扶上位的女帝,并不输儿郎。她内可治庶务,外可收失去地,而后她只想要一人,不会碍他们什么事,我们相爱,并不妨碍他们什么!”

&esp;&esp;她的哭声渐大,却用力抹干泪水,“师父,精钢坞的武器革新已经大规模锻造,阿姊更是早早已到达巴东郡,这些是皎皎准备的。加上你的准备,你相信我,我们不会输的!”

&esp;&esp;苏彦在巨大的惊撼中回神,眼中亦是蓄满了泪水,一开口便滚下来,却只吐出了一句话,“你、才十六岁……”

&esp;&esp;“师父十六岁时在做甚?”少女抬手拭干他的眼泪,“您十六岁时出使兰州酒泉郡,结交我阿翁,抗击西羌,师父可以,我也可以。”

&esp;&esp;她走近他,眼神愈发坚定,“亦是师父在十六岁这年自荐出使,翌年返京,救了五岁的皎皎,这未尝不是天命的缘分。”

&esp;&esp;“你教养扶持我,那么也让十六岁的我,同十六岁的你一样勇敢。”她从袖中掏出一柄三尺青铜剑,一手握住苏彦臂腕,目光从母亲的墓碑凝望而过,孤勇又诚挚,“我用师父赠我的剑去平山定江,师父用这双可以治世的手,为我们写一封婚书,待我归来时,您念于天下听,好不好!”

&esp;&esp;苏彦看她,又看先皇后陵墓,终于颔首,“好。”

&esp;&esp;景泰四年九月廿二,江见月斩华虞头颅以祭旗,领六万煌武军赴巴陵郡,远征东齐。

&esp;&esp;魏国女帝御驾亲征,四海皆惊。

&esp;&esp;第55章

&esp;&esp;相比夷安令三千卫轻装简骑,不过七日便抵达了千里外的巴陵郡。江见月领大军出发,参将十五人中,有六将乃苏将军,得苏彦千叮万嘱,行军以稳为主不必操之过急,故而以日行八十里的速度,于半月后在十月初七抵达。

&esp;&esp;此时,早在两月前抵达的夷安,带着江见月给她的一枚苏将军分令符,让驻守在当地的两百苏家军化作百姓模样,分批渡过沙江。

&esp;&esp;这枚苏家军分令符, 还是当年苏彦领兵赴钟离筠之约, 给江怀懋取药,江见月独守攻城时, 他给她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兵符, 不过是一支可支配两百人的校尉符令。

&esp;&esp;截止派遣夷安执行此任务,江见月手中还未有兵权,能调动的仅此而已。至于随夷安而来的一千三千卫,她虽能指派,却又不熟悉这处地形。是故用了此符令,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两百苏家军混杂着两百三千卫,由夷安带领化整为零,渡过沙江。

&esp;&esp;在九月初十闻得朝中消息后,年仅二十岁的夷安长公主领四百精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夜袭宜都郡,杀了守在沙江南岸最西边宜都郡的守将,至此宜都郡陷入混乱。

&esp;&esp;而此时,还在等华虞传回刺杀苏彦消息的东齐国君只当是周围民众暴乱。

&esp;&esp;直到九月十五得到消息,知晓了魏国上林苑发生的事宜,遂匆忙召集群臣应对,调江陵、武陵、赤壁、江夏四郡共五万兵甲增援宜都郡,同时派使臣向南燕求援。

&esp;&esp;只是待四郡兵甲陆续抵达时,因宜都缺口打开,襄阳、新城、魏兴、汉中四地共三万魏国将士也接连渡江而来。

&esp;&esp;九月廿八,魏军占领宜都郡。

&esp;&esp;而女帝御驾亲征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故而此间夷安得江见月使者快马加鞭送来的半枚虎符,统四郡兵甲彻底坐镇宜都。女将先行暗杀之举后作统兵之帅,又一次让天下惊叹。

&esp;&esp;而这个让天下瞩目的少年将军按照来时计划,分拨一万五将士守城,五千看守江面以接应粮草辎重,一万守在西按线以防南燕。

&esp;&esp;一万五守城对抗五万攻城兵,稍有吃力。是故汉中而来的苏家军属将李泓向夷安提出,可从防备南燕的一万兵甲中抽出八千回城守护,留两千监守南燕足矣。

&esp;&esp;李泓道,“这是苏相加急传来的指示。”

&esp;&esp;夷安回神,抚掌称赞。

&esp;&esp;苏彦抽调走汉中兵甲,乃一箭双雕之计。

&esp;&esp;东齐向南燕求援,对于刚刚休兵的南燕朝堂,定然又要掀起波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