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首辅 第790节(2/2)

&esp;&esp;也有人主官和科道官那边都得了一个好,但是一问起具体事情则是支支吾吾,说不出来。

&esp;&esp;“这些主官和科道官也该查一查了。”马文升抬笔在纸上画上一个大大的叉,随后淡淡说道,“为国大计,如此挟私报复,传出去是我这个吏部尚书不是了,无颜面对陛下。”

&esp;&esp;众人点头表示附和。

&esp;&esp;“下一位,河南道怀庆府沁阳县县令江苍。”叶懿唱了一声,随后悄悄去看江芸芸。

&esp;&esp;不仅是他,堂内的所有人都几乎看了过来。

&esp;&esp;江芸芸头也不抬,只是规规矩矩写下‘江苍’二字,随后堂堂当当抬头,对着众人微微一笑。

&esp;&esp;“请江县令进来吧。”马文升咳嗽一声说道。

&esp;&esp;不论是谁都瞬间坐直身子,齐齐看向门口。

&esp;&esp;江芸芸放下笔,刚一侧首就看着走进来的人,清晨的日光落在他身上,乍一看只有一个模糊的轮廓,她却猛地有些恍惚。

&esp;&esp;她对江苍的印象大都是在扬州时,那个时候的他还是一个清瘦病弱的少年,刚入秋就披上厚厚的披风,面容沉默阴郁,从不曾见他笑过,总是被人团团围住,隐约能看到一个富贵郎君矜持的侧脸。

&esp;&esp;等她离开扬州后,她忙着读书,忙着学习做官,又忙着总结做官经验,忙得脚不沾地,江苍的名字成了他人口中一笔带过的事情,隐隐约约能察觉出他的人生轨迹。

&esp;&esp;她对江苍的唯一的印象大概是一次科举结束后的兵荒马乱,体弱多病但勤奋好学,肩负两家使命的孩子,注定活得要比其他人更为辛苦。

&esp;&esp;人人都以为江芸芸恨极了江苍,可江芸对江苍的模样都有些记不清了。

&esp;&esp;——她们是两条路上的人。

&esp;&esp;很早的时候江芸芸就已经这个事实。

&esp;&esp;所以她抬眸看着来人,也算是第一次把这人的面容仔仔细细记在心中。

&esp;&esp;他依旧还是非常病弱,已经入了春,还穿着夹袄,唇色发白,脸色消瘦,只是脸颊上被娇养的雪白肤色莫名粗糙起来,他走路平稳镇定,行礼时不卑不亢,瞧着和少年时样子大为不同,只有那双眼睛还是一如既往地漆黑。

&esp;&esp;等他对着主官们行完礼,又对着叶懿拱手,最后看向江芸,两人的目光鬼使神差撞在一起。

&esp;&esp;江苍看着面前的江芸。

&esp;&esp;江芸芸同样正眼看向江苍。

&esp;&esp;两人齐齐拱手作揖,随后点到为止移开视线,一坐一站,不再有任何交集。

&esp;&esp;第四百二十章

&esp;&esp;其实京察的堂审还是颇有压迫的。

&esp;&esp;上头坐着吏部尚书和都察院都御史, 都是齐齐正二品的大官,各个神色严肃,不苟言笑,两侧各自坐着吏部左、右侍郎和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 两排人也一个个正襟危坐, 瞧着很不好糊弄, 所以当这些人齐齐看着堂下人时, 确实会有一定的压力。

&esp;&esp;“江县令。”马文升先一步开口,他神色冷峻, 淡淡问道, “科道官言你利用权势,肆意贪污,治下百姓无不怨声载道对于治下富商乡绅的细微过失吹毛求疵, 窃弄威权, 积衅酿患, 你可认?”

&esp;&esp;江苍冷静说道:“下官不认。”

&esp;&esp;“不认何处?”都御史反问道。

&esp;&esp;“下官并未贪污, 诸位大人尽管去查, 也未利用权势威胁富商乡绅, 只是清丈土地必要他们配合,下官是和他们进行过几次商谈的, 他们也都是配合沁阳县的工作,且去年农田大丰收,下官不相信治下百姓在怨声载道。”

&esp;&esp;江苍等于把马文升说的内容全部否定了, 而且态度坚定,丝毫没有任何犹豫。

&esp;&esp;“倒是自信。”左都御史戴珊开口问道, “科道官可不单单这几句话, 当中有列举了不少事项, 桩桩件件,考功司的同僚都是相互作证过,才给你打上黄标的。”

&esp;&esp;江苍反问:“不知道科道官写了什么?考功司的同僚又是如何作证的?”

&esp;&esp;这是第一个问出这个问题的官员,之前的被点名的那些人大都被几位主官一诈,就磕磕绊绊冒出漏洞,然后被主官们敏锐抓住,直接逼问出来了。

&esp;&esp;上首的马文升看了一眼边上做记录江芸芸。

&esp;&esp;科道官如何写自然是不能给江苍看的,但考功司的人就在眼前是可以解答的,但因为最后他的折子是韩文看的,但韩文现在又作为考官坐在上面,所有只能是最后统筹的江芸芸能说话了。

&esp;&esp;江芸芸只好起身,一本正经解释着:“科道官一共列举三件事情,一件事去年沁阳县清丈土地时,江县令抢占了李姓粮商家的田地三百亩,逼死李家奴仆三人。”

&esp;&esp;江苍淡淡说道:“李兴侵占百姓良田近千亩,逼死百姓不尽其数,我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esp;&esp;江芸芸没有被他激怒,只是继续四平八稳说道:“我们结合了去年河南道怀庆府报备的数据,分析去年沁阳县当年清理出土地十顷八百亩的土地,可见去年确实是有这件事情的,也有了卓越的成绩。”

&esp;&esp;江苍看着她,神色冰冷。

&esp;&esp;“李兴的事情我们翻阅了御史台和通政司,确实有两份这样的折子,分别是河南道监察御史李韬的弹劾,内阁当时没有批复,通政司则是李兴二儿子告状,通政司登录在册后也上上缴内阁了,内阁还是没有批复。”

&esp;&esp;江芸芸还未说完,马文升就看了过来。

&esp;&esp;别的人可能不太清楚,但京城九卿的主官们确实非常清楚,这几年内阁所有的折子大都是经过江芸的手中。

&esp;&esp;——年轻的小状元在内阁的成长可谓惊人。

&esp;&esp;“那不是正是说明内阁赞同我做的事情吗?”江苍冷冷说道。

&esp;&esp;“正是,所以这是你进入黄条,而非红条的主要原因。”江芸芸看向江苍,神色温和地夸道,“清丈之事事关国家百姓,江县令能为百姓请出如此多的田地,可见辛苦,若是那些乡绅富商不配合,自然是要狠狠法办的。”

&esp;&esp;江苍一怔,苍白的唇角微微抿起,随后借着说话的动作移开视线:“比不得江学士的雷霆手段。”

&esp;&esp;屋内的空气都瞬间安静了不少,众人看向这两兄弟。

&esp;&esp;两人模样乍一看颇为相似,都是瘦高白皮的年轻人,斯斯文文的模样,只是江芸常年脸上带笑,显出几分亲切,而且江芸小脸大眼,据说长相随母,所以格外俊秀,江苍则是冷淡寡言,便也有些疏远,长脸细眼,颧骨高耸,不说话时格外阴沉。

&esp;&esp;——像,又有些不太像。

&esp;&esp;江芸芸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反而开始说起科道官说的第二件事情:“第二件事情,则是弹劾你刚上任时,你的外家曹家在沁阳县开绸缎店,曹家借用你的权势,逼迫两家绸缎店不得不远走他乡,是否有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