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堂妻自救手册 第125节(2/2)

&esp;&esp;“你跟我一样都不是个东西,一样的野心勃勃。”

&esp;&esp;“还有呢?”

&esp;&esp;“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跟晋王关系匪浅,上回焦老太君寿诞我就看出来了。你二人关系暧昧,他拿了你的香囊,可见对你起了心思,当时你还在我跟前装。”

&esp;&esp;“……”

&esp;&esp;“你自个儿说说,一个女郎家自立门户还能左右逢源,背后没有靠山,谁信?”

&esp;&esp;林秋曼盯着她没有说话。

&esp;&esp;柳四娘把脸埋入她的手中,轻飘飘道:“你常对我说,女郎家在世多有不易,得去争,得去抢,这话我很是认同。我们都是一样的人,只不过我激进了些,你则懂得稳重筹谋,段位比我高,若不然那晋王就不会被你吊到至今。”

&esp;&esp;林秋曼捏住她的脸,表情阴晴不定道:“你真讨厌。”

&esp;&esp;柳四娘看着她笑,无耻道:“我给裴家六郎下套子,你给李家五郎下套子,不都是一样下套子。”

&esp;&esp;林秋曼瞅着她看了会儿,说道:“我好想撕烂你这张嘴。”

&esp;&esp;柳四娘:“你来呀,给你撕。”

&esp;&esp;林秋曼立马撕她的嘴,她急了,“你还真撕!”

&esp;&esp;在回朱家院的路上,林秋曼坐在马车里单手扶额,愈发觉得她身边的人都是一群狗东西。

&esp;&esp;柳四娘如此,李珣如此,倒是华阳比他们要磊落点,虽然骄纵,至少心思没有这么复杂。

&esp;&esp;林秋曼自认自己不是个东西,但边上的全都不是个东西,还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esp;&esp;食指有意无意地敲到腿上,她闭目养神,脑子里又冷不防冒出李珣喉结上的小红痣。

&esp;&esp;那似乎成了她的执念,很想去摸一摸,试试手感。

&esp;&esp;她觉得,她要是哪天对他生了兴致,肯定也是见色起意。

&esp;&esp;毕竟他那副皮囊,没有几个女人不馋。

&esp;&esp;话说裴六郎上了柳四娘的套子后,在家里搞得天翻地覆,把英国公气得不轻。

&esp;&esp;这日英国公裴焕之去了趟宫里,出来时恰巧碰到了李珣。

&esp;&esp;他忙走上前行礼,李珣歪着头打量他,笑道:“看裴公眼下乌沉,近些日似乎睡得不好。”

&esp;&esp;裴焕之憋了许久才无奈摆手,“殿下莫要提了。”

&esp;&esp;李珣拍了拍他的肩膀,“走走。”

&esp;&esp;裴焕之点头,跟在他身侧,垂首不语。

&esp;&esp;李珣背着手望着不远处的侍卫,说道:“可是因为六郎的缘故?”

&esp;&esp;此话一出,裴焕之吃了一惊,诧异问:“殿下也知道犬子干的混账事了?”

&esp;&esp;李珣抿嘴笑,打趣道:“年轻人嘛,血气方刚的,虽然干了糊涂事,好歹是个有担当的,也不算太出格。”

&esp;&esp;裴焕之老脸一红,羞愧道:“这孽子,真是气死我了。”

&esp;&esp;李珣幸灾乐祸道:“柳侍郎是个老迂腐,他若是知道你家老六与自家闺女珠胎暗结,只怕会气得一头撞死。”

&esp;&esp;裴焕之重重地叹了口气,“真是作孽。”

&esp;&esp;李珣偏过头看他,“柳家虽然跟英国公府相差甚远,不过家风严正,也算端方。两个年轻人凑到了一块,可见是情投意合的。裴公何苦棒打鸳鸯,不若成全了这桩美事,全了两家的颜面。若是闹大了,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双方都不好做人,何苦闹到此番境地?”

&esp;&esp;“唉这……”

&esp;&esp;“六郎今年已行加冠礼,是该进仕途历练了,还养在府里不像话。年轻人性子浮躁,便先让他到弘文馆做两年校书郎磨磨性子,待性情稳定些,再考核升迁,裴公以为如何?”

&esp;&esp;裴焕之又惊又喜,“殿下说什么都是好的。”

&esp;&esp;李珣一本正经道:“他毕竟是庶出,没有爵位,往后的前程还得靠自己去搏。柳家虽然门第差了些,但柳侍郎为人雅正,相信教出来的女儿也不会太差。六郎愿意求娶,可见是放在心上的,不若让那女郎多督促着些,努力挣功名才是正事。”

&esp;&esp;这番话很有一番道理,裴焕之点头。

&esp;&esp;李珣又道:“裴公可趁此机会跟六郎做条件,你许他求娶柳家娘子,但要让他挣前程,一举两得,也算全了你这个做父亲的苦心。”

&esp;&esp;裴焕之笑道:“听殿下一席话,心中豁然开朗。”

&esp;&esp;李珣:“那便把这事圆了,若不然柳侍郎那老迂腐知道自家女儿被六郎败了名节,只怕会跳脚一头撞死到你英国公府门前,那才叫笑话。”

&esp;&esp;裴焕之:“那便依殿下的意思,这就叫官媒娘子去柳家提亲,择了吉日把这事办下来,到时候殿下可一定得来吃杯喜酒。”

&esp;&esp;李珣笑眯眯点头,“这杯喜酒,我是吃定了的。”

&esp;&esp;之后两人又细说了阵儿,裴焕之才出宫去了。

&esp;&esp;李珣回到政事堂,中午的伙食还不错,有炙羊肉。

&esp;&esp;同僚们坐在一起唠嗑闲聊,李珣尝了一口鱼头熬的汤,感觉差了那么一点。

&esp;&esp;今天他替林二娘办了差事,什么时候又去朱家院蹭顿饭吃,林二娘的手艺,他是服了的。

&esp;&esp;待到放告,林秋曼差家奴把任娘子的诉状投了去。

&esp;&esp;也是凑巧,到了审案那天衙门口聚了不少人围观一起命案堂审。

&esp;&esp;林秋曼没兴趣凑热闹,和任娘子站在一起说了会儿话。

&esp;&esp;任娘子多少还是紧张,她安抚道:“明府是很讲道理的,你上了公堂莫要怕,只需如实回答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