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刘家虽然源自大齐,可三四代人都是生在南洋,长在南洋,不能算是大齐子民了。他找到我,是想借着投到你门下,联手咱们,一来清理海上商路,二来,是要重振刘家在南洋的声势。”顾砚笑着解释。
&esp;&esp;“那他该投在你门下。”
&esp;&esp;“为什么要投在你门下,这话我问过他,他说这是你和他们刘家的缘分,以后你见了他仔细问问。”顾砚笑道。
&esp;&esp;李小囡点头。
&esp;&esp;“我得走了。放宽心。”顾砚再次看了看李小囡的神情。
&esp;&esp;“好。”李小囡跟着顾砚,看着他出院门上了马,冲她挥挥手,纵马而去。
&esp;&esp;第294章 回乡
&esp;&esp;平江城。
&esp;&esp;李金珠抬脚要送来报信的洪家管事,管事急忙摆着手,不停的点头哈腰往后退。
&esp;&esp;“当不得当不得!大娘子留步!小的可当不得。小的告退。”管事一路退到院门口,才转身往前。
&esp;&esp;李金珠站在廊下,看着管事出去,往后一步,摸到竹椅背,慢慢坐下。
&esp;&esp;李玉珠从屋里出来,见李玉珠出来,靠着宝瓶门伸头听动静的梅姐也小跑过来,站在台阶下,从李金珠看向李玉珠。
&esp;&esp;“阿姐?”李玉珠拽了把小竹椅过来,坐到李金珠旁边。
&esp;&esp;“我都听到了!咱阿囡要当王妃了?”梅姐紧紧握着手里的锅铲。
&esp;&esp;“我这心里,”李金珠看着李玉珠,顿了顿才接着道:“慌得很。”
&esp;&esp;“我有点害怕。”李玉珠下意识的压着声音。
&esp;&esp;“这是好事体吧?”梅姐看着两人,心里没底了。
&esp;&esp;“这是一步登天。”李金珠低低说了句。
&esp;&esp;“是阿囡当王妃,又不是咱们,咱们也要去京城?”梅姐多想了一步。
&esp;&esp;“咱们不去。有股糊味儿。”李玉珠抽了抽鼻子。
&esp;&esp;“哎呦!我炒着菜呢!”梅姐转身就跑。
&esp;&esp;这糊味儿,怕是锅都烧漏了!
&esp;&esp;李玉珠挨近李金珠,低声问道:“得回趟李家集吧?”
&esp;&esp;李金珠想了想,摇头,“刚才那个管事说,他是专程到咱们这儿报信的,还有两路去李家集和洪家,堂翁翁他们肯定已经知道了,等他们来。免得他们来咱们回,路上错过了。”
&esp;&esp;李玉珠嗯了一声,不知道想到什么,怔怔的出了神。
&esp;&esp;李金珠看着她,见她好一会儿还没回过神,轻轻拍了下,“想什么呢?”
&esp;&esp;“没,没什么。”李玉珠低下头,慌乱的理着缠在鞋底上的线绳。
&esp;&esp;李金珠明了的看着李玉珠,想了想,没说话。
&esp;&esp;……………………
&esp;&esp;送走李学栋和高先生,邵先生急步进了旁边的学堂,叫出倪如石,拉着他避到院子一角的树下,压低声音笑道:“大喜的事!四娘子的亲事定下来了!”
&esp;&esp;“四娘子?阿囡?”倪如石一个怔神,随即反应过来。
&esp;&esp;“不可直呼名讳!”邵先生急忙纠正道。
&esp;&esp;“这么快?当初先生不是说只怕要年里年外才有信儿?”倪如石十分意外。
&esp;&esp;“说起来,确实是等你考出童生,和二娘子定下亲事,年里年外再定下来最好。”邵先生一脸笑,“可如今这么,快有快的好处,要么,王爷夫妻也看上咱们四娘子了,要么,就是世子爷在王府里一言九鼎,这两条哪一条都好得很!”
&esp;&esp;邵先生忍不住笑出来。
&esp;&esp;“四娘子一看就是个有大福的。”倪如石神情复杂。
&esp;&esp;四娘子的亲事定下来之前,他觉得他和二娘子的亲事是能想想的,这会儿,他突然觉得这门亲事是他的痴心妄想。
&esp;&esp;“怎么啦?”邵先生打量着倪如石。
&esp;&esp;“没什么。”倪如石掩饰道。
&esp;&esp;“你回去一趟,最好你亲自走一趟,当面和二娘子道个贺,或者让你娘走一趟。”邵先生拍了拍倪如石,笑着建议。
&esp;&esp;对于倪如石来说,眼看就要一步登天,这会儿恍如梦中也是应有之义。
&esp;&esp;倪如石沉默片刻,看着邵先生,摇头道:“我觉得不好,我也罢,我阿娘也好,都够不上去道一声贺的身份。”
&esp;&esp;“你,也好也好。”邵先生转的极快,“也是,这会儿上门道贺,确实过于刻意了,我高兴的太过了。不说这个了,后天咱们就要启程去杭城,你这几天不必太用功,好好歇一歇,要不,咱们早点走,明天就启程,在杭城多歇一天。”
&esp;&esp;“好。”倪如石点头。
&esp;&esp;……………………
&esp;&esp;李小囡和尉四娘子那条尉家大船悄悄启程南下。
&esp;&esp;当然,悄悄两个字,在尉家婆子递话时,就被晚晴吐槽了句掩耳盗铃。
&esp;&esp;睿亲王世子的亲事,至少在建乐城,始终排在八卦榜前三,从睿亲王府退亲史家后,更是遥遥高挂在八卦榜榜首,李文梁踏进礼部那一刻前后最多一个时辰,满京城都知道世子妃花落李家了。
&esp;&esp;从那一刻起,李家那条巷子周围就充满了探头探脑的各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