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css="rd">
&esp;&esp;崔父犹恨恨不已,而冷氏却已经看清了火候,崔宝珠算是豁出去了。
&esp;&esp;其实崔家人到底是心虚的,崔宝珠为什么出家,根结都是因为他们逼婚。
&esp;&esp;闹到公堂上去,那可就彻底家丑外扬了。
&esp;&esp;于是装好人道:“师太何必如此咄咄逼人?我们也不过是心疼女儿。谁家孩子养这么大,忽然出家不叫人心惊?你们都是方外之人,看得开。可我们怎好轻易撂开手?”
&esp;&esp;从无求庵出来,冷氏向丈夫说道:“这都是那温鸣谦勾引的,如今她却躲起来不露面了。”
&esp;&esp;“那个贱人!”崔父恨透了温鸣谦,“就是个天生的祸害!真该天打雷劈!”
&esp;&esp;“她固然可恶,老爷还要想着正事才好,”冷氏道,“现下与侯府的亲事算是泡汤了,想法子留在京城才好啊!”
&esp;&esp;经她一提醒,崔父想起正事来,不由得转怒为悲:“唉!不但没结成亲,还把侯府给得罪了。”
&esp;&esp;“现下只好叫人都知道,是温鸣谦赚了咱家闺女入空门,侯爷他们或许会对咱们少些迁怒。”冷氏道,“少不得我去夫人跟前哭一哭,多少总有些用。”
&esp;&esp;崔父听了就说:“多亏还有你替我分忧,如今实在是有些技穷。”
&esp;&esp;冷氏安慰道:“事在人为,尽力罢了。”
&esp;&esp;崔父道:“你去侯府,我便去王大人府上拜访拜访,多寻些门路总是好的。”
&esp;&esp;这夫妇两个无精打采,回到家食不知味地吃了顿饭,便双双出了门。
&esp;&esp;冷氏到了凤仙侯府见到了卢夫人,便委屈地哭诉了一番。
&esp;&esp;卢夫人此时心中自然也是失望的,不由得懊丧地说:“只能说他们两个人缘分不凑巧,这本也不是强求的事。原来你同我说起,我就一再嘱咐你须得姑娘自己乐意。你我们家可是绝做不出强人所难的事,如今闹成这样,叫外人听了,还以为是我们强逼着你们姑娘削了头发做姑子。”
&esp;&esp;冷氏忙说:“这怎么能怪你们呢?那孩子原本是点了头的。谁知道半路来了个乱搅的,生生把个好姻缘给搅散了。”
&esp;&esp;凤仙侯夫人与温鸣谦不过数面之缘,相交不深,听了她的话皱眉道:“这个姓温的还真是个惹事精,她自己舍了丈夫住到尼庵里去就罢了,怎么还把个年轻女娃儿也哄得出了家?这不是造孽吗?”
&esp;&esp;“谁说不是呢?若不是她挑唆我家二姑娘,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姑娘家哪有胆子违逆爹娘出家?连个招呼也不打。这还像话吗?以后可得叫各家的姑娘媳妇离她远着些,否则都叫她给带坏了。
&esp;&esp;依我看那姓温的很有些妖邪在身上,您想啊,她当初无端被赶回了霜溪,一去七年。回来不上几个月宋姨娘就小产死了,况且之前还死过一个庶子的,不是她害的还能有谁?随后又无缘无故的和离,谁会如此怪异行事?”
&esp;&esp;冷氏更是编排了一大篇坏话。
&esp;&esp;她是存心要败坏温鸣谦的名声,便捕风捉影信口开河。
&esp;&esp;凤仙侯夫人对温鸣谦自然是不满的,可也不愿意听她一味地说这些话,因此便有些意兴阑珊。
&esp;&esp;“说到底这二姑娘出不出家是你们的家事,我一个外人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说各家有各家的难处,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吧!像我们家,人家高人早给掐算过了,若是到明年九月慎之还不能成亲,可是有血光之灾的。”卢夫人忧心忡忡道,“你若是有合适的,不妨再帮我们提一提,就当是做善事了。”
&esp;&esp;“夫人说的哪里话?你们府上的事我看得比我们家的事还重要呢。”冷氏急忙献殷勤,“好歹您别怪我就成,不是我存心要把事情搅黄的。”
&esp;&esp;她今天来,最要紧的就是消除卢夫人对自家的成见,把祸水引到温鸣谦身上。
&esp;&esp;两个人又说了几句话,冷氏便提出了告辞。
&esp;&esp;上了车,她并不急着回家,而是让车夫去了另外一个地方。
&esp;&esp;到了一处宅子前,冷氏下了车,一个人躲躲闪闪地走了进去。
&esp;&esp;屋里一个五旬上下的男人正在雕刻一枚田黄印章,冷氏轻手轻脚走到近前,捏着嗓子叫了声“侯爷”。
&esp;&esp;原来这人不是别人,就是凤仙侯卢固。
&esp;&esp;“怎么,亲事黄了吧?”凤仙侯笑了一声,放下刻刀。
&esp;&esp;“侯爷,人家心里都乱死了,你还打趣呢。”冷氏一歪身坐在凤仙侯怀里,她今年三十出头,正是风韵犹存的年纪。
&esp;&esp;她和凤仙侯暗通曲款已有两年,这处宅子就是他们幽期密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