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2/2)

&esp;&esp;其实应柏赢了皇后心中也没有多少不乐意,毕竟不管是谁能猜出来,都算是他们这方面上有光。

&esp;&esp;但随后端敏公主夸赞应柏的那一席话却让皇后心中很不痛快,谁都知道应桐是她的亲外甥,也是她要收的养子。

&esp;&esp;应柏不过是叫进宫来的陪衬。

&esp;&esp;端敏当着文武百官和分野王的面这么夸赞应柏,还意有所指,分明就是给自己难堪。

&esp;&esp;她们两个从前就不对付,但终究是皇后占上风的。

&esp;&esp;如今端敏从塞外回来,竟全然是一副挑衅的姿态。

&esp;&esp;偏偏如今她的身份自己还不能轻易和她撕破脸。

&esp;&esp;“都是桐儿不争气,累及了皇后娘娘。”赵王妃忙说,“我已然说过他了,让他不可懈怠。”

&esp;&esp;“成了,都累了一天了,你也回去歇歇吧。”皇后叹了口气说,“你也别太往心里去,说到底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esp;&esp;其实赵王妃还想问问皇后,知不知道f分野王这次是否有给女儿议亲的打算。

&esp;&esp;但皇后既然已经发了话,又何况身边伺候的人也不少,她于是也就没有说。

&esp;&esp;她和皇后虽然是同胞姐妹,但也许是因为自幼没长在一处的缘故,总是不能像一般人家的姐妹那样亲近。

&esp;&esp;赵王妃起身道:“皇后娘娘今日乏累,请早歇着吧!我这就出宫去了。”

&esp;&esp;“父亲母亲还没从清凉寺回来,但也应该快了。”皇后又说,“我这边如今支应不开,你可上点心,早早地派人出城接应去。”

&esp;&esp;董太师每年夏天都要到清凉寺去避暑,入秋才回来,今年回来的比往年都要晚。

&esp;&esp;“我知道了,娘娘只管放心。”赵王妃说,“哥哥去江南巡检,再有一个月也回京来了。”

&esp;&esp;董家兄妹四人,两男两女,如今俱在显赫的位置上,可以说朝中再没有人家出其右。

&esp;&esp;提起娘家赵王妃心中的底气不由得更足了,她往外走的时候恰好遇到楚王妃也来向皇后辞行。

&esp;&esp;“姐姐这是要回去了吗?”楚王妃满面堆着笑,恭敬又亲近。

&esp;&esp;“是呢!妹妹快进去吧!皇后方才说累了,我也是告个辞就出来了。”赵王妃也笑着说,但心中却想起应桐和温鸣谦跟她说的那些话。

&esp;&esp;总觉得在楚王妃温柔和煦的面庞下,藏着很深的心计。

&esp;&esp;楚王妃点点头,提起裙摆施施然走了进去。

&esp;&esp;赵王妃莫名觉得她今日的脊背似乎挺得更直了。

&esp;&esp;第249章 图私利

&esp;&esp;楚王妃回到府中已经是掌灯时候了,楚王不在。

&esp;&esp;他本就是先行离宫的,没和王妃同行。

&esp;&esp;楚王妃在宫里一天身上也是乏累,又兼着操心,早叫人宽了衣裳,梳洗过后便上了床。

&esp;&esp;随后新心腹婆子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

&esp;&esp;“主子,刚才门房递进来一封咱家舅爷的信。”婆子说着把信递给楚王妃。

&esp;&esp;楚王妃知道他哥哥的任职的地方离京城也不过三百里路,平日里有什么消息要通,叫手下的人骑快马大半天就能到。

&esp;&esp;今日里这时候送了信来,显然是有什么急事。

&esp;&esp;于是就开了信在灯下看,刚看完楚王就回来了。

&esp;&esp;底下的人连忙伺候,等到一切都收拾停当,屋子里只剩下他们二人的时候,王妃才说:“我哥哥着人送了信来,他有个旧交于凤山,前些日子他儿子失手打死了人,因事情发生在丹阳就被丹阳太守给抓了。

&esp;&esp;他求到我哥哥,想着无论如何把他儿子放出来。我哥哥和丹阳太守还差着半阶,也不好直接写信给人家。

&esp;&esp;所以就想请王爷出面,好歹把人撕掳出来。这姓于的也说了,只要他儿子平安无事,情愿把整个家私奉上。

&esp;&esp;说起来这于家往这里也没少孝敬咱们,所以我想着这事儿倒不好就撒开手。”

&esp;&esp;楚王听了也不在意,说道:“这有什么?这种事柳家是办老了的,回头交由柳遇春去办就是了。得银四六分,又不必脏了咱们的手。”

&esp;&esp;寿山郡王府柳家与楚王一家从来亲密,主要就是有这上头的往来。

&esp;&es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esp;&esp;a href="https:/zuozhe/oithtl" title="只今"tart="_bnk"只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