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也不过是给他们提供了机会,至于最后中不中用,还是陛下拿主意。”
&esp;&esp;第353章 送信人
&esp;&esp;八月里的天气,一到黄昏就冷凉侵肌,须得穿夹衣了。
&esp;&esp;董府占了整条三槐街,虽说不及先前那般权势熏天,可余威总还剩三分。威严的兽头大门紧闭着,西角门开了一半。
&esp;&esp;两个守门的家丁歇倚在门前闲聊。
&esp;&esp;“这两日越发的凉了,太阳一落山这西风就刮得紧。贴着脖子根儿吹,叫人觉得后脑发紧。”
&esp;&esp;“咱们可都不年轻了,得当心些,你怎么还穿单的?”
&esp;&esp;“还不是我那败家的婆娘,前几日她娘家的穷亲戚上门来打抽丰,她可倒好,翻着我的旧夹袄就送了人了。”
&esp;&esp;“皇上还有三门穷亲戚呢。谁还没个为难着窄的时候,给了就给了。”
&esp;&esp;“说得倒轻巧,只是今时不同往日了。往年咱们在这里,光是来拜访的客人随手给的赏钱都够养活几家子了。
&esp;&esp;还有各处送来的东西,哪次咱们不能分给一星半点?可如今哪还有多少油水?
&esp;&esp;只有前天得了那么两篓子蜜橘,还有几盒子阿胶,算是不空手。”
&esp;&esp;“说的也是啊!如今真是不比从前。当初咱们这差事最是肥缺,如今就好像是那鱼被从河里钓起来一样,干张着嘴连个屁也吃不到。”
&esp;&esp;以前董府门前总是车马盈门,前来拜访的人不计其数,门房接的拜贴每天就有上百份。
&esp;&esp;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些人想要见到董家的主子,就少不得要给这些看门狗喂点儿好吃的甜甜嘴。
&esp;&esp;门房多吃多占都已经习惯了,如今没什么油水可捞,当然有怨气。
&esp;&esp;“所以我说这日子得节省着过了,可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大手大脚。可这婆娘是大方惯了,先前有时还罢了,如今却要打肿脸充胖子。”
&esp;&esp;正说着,就见有两个人走了过来。没有牵马,每人背上都背着个包袱。
&esp;&esp;“瞧着像是远处来的,不过连马也没有,怕也是两个穷光。”
&esp;&esp;“倒也未必,这么晚来想必有要紧事,说不定不想被人瞧见呢。”
&esp;&esp;这两个人走到跟前来,拱手笑道:“二位爷,劳烦进去通禀一声。我们是从大少爷处来的,带了家信。”
&esp;&esp;两个门房一听,便知道没有油水可捞了。
&esp;&esp;这两个人是给董罡捎信的,是董家自己的事。
&esp;&esp;董司承今日不在家,门房便把这两个人领到了王氏那边。
&esp;&esp;“罡儿来信了?”王氏听了很高兴,她心中惦念着儿子,日夜悬心。
&esp;&esp;“大爷一共写了两封信,这一封是交给夫人您的,还有一封是给太师的,要我们当面呈交。”那两个人一副风尘仆仆的样子,显然是日夜兼程。
&esp;&esp;王氏看完了儿子的信,董罡在信上说自己一切都好,只是天气冷了,请家里人给他多准备些冬天的衣裳并银子送过去。
&esp;&esp;他就算是被发配,也不会像平常的人那样挨打受骂做苦工。
&esp;&esp;在发配的地方也一样吃香喝辣,被人伺候着。
&esp;&esp;只是发配之地终究荒僻偏远,比不得京城繁华。
&esp;&esp;“你们辛苦了,这会儿太师正吃晚饭呢!你们便是去了一时也见不着。这样吧,我叫人给你们收拾一桌子晚饭,你们吃过了再去见太师也不迟。”王氏说。
&esp;&esp;“如此就多谢夫人了。”那两个人也的确是饿坏了。
&esp;&esp;在客室吃过了晚饭,由管家领着这两个人到了太师的房中。
&esp;&esp;董太师眼看着快要到八十岁了,却是耳不聋眼不花。
&esp;&esp;不过近两年来,身体还是大不如前了。
&esp;&esp;这两个人进来的时候,董太师正在洗脚。
&esp;&esp;一个梳着双丫髻的美貌小丫头跪在地上给他搓脚,旁边还有两个大丫头伺候着。
&esp;&es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esp;&esp;a href="https:/zuozhe/oithtl" title="只今"tart="_bnk"只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