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显隆帝本能的是希望山长和书院落败的。
&esp;&esp;因为从他个人的利益来看,这样是最有利的。
&esp;&esp;但是,如果腐蚀者输了,书院赢了,为何慧言法师也说对他有利?
&esp;&esp;有利的这个点在哪里?
&esp;&esp;为什么显隆帝怎么都想不明白呢。
&esp;&esp;“啧啧啧,那如果书院赢了呢?”
&esp;&esp;“书院赢了,则长安城无忧。山河无恙,是当下最好的结果。”
&esp;&esp;“这倒也是。”
&esp;&esp;显隆帝微微颔首。
&esp;&esp;其实他之前一直担心的是如果控制不好节奏,让腐蚀者一波灭掉书院,接下来就会调转方向来猛攻显隆帝。
&esp;&esp;毕竟腐蚀者最终的目的肯定不仅仅是召唤撒旦,而是希望撒旦能够借助这个机会一举统治人间。
&esp;&esp;那么显隆帝到时就会成为撒旦统治人间之路上的绊脚石。
&esp;&esp;统治者之间的争斗是不死不休的,这一点显隆帝可谓是心知肚明。
&esp;&esp;所以他如果跟腐蚀者之间爆发了冲突,那是很好理解的。
&esp;&esp;但如果腐蚀者尾大不掉,以目前显隆帝的实力,以目前他手中的资源能够对付的了腐蚀者吗?
&esp;&esp;这真的不好说。
&esp;&esp;从这个角度来说山长获胜,其实显隆帝的皇位还更安全一些。
&esp;&esp;毕竟山长貌似没有在世俗世界称王称霸的打算。
&esp;&esp;截止到目前为止,山长所表现出来的强势态度,也仅仅限于打压显隆帝的威望上。
&esp;&esp;所以显隆帝究竟该希望哪一方取胜?
&esp;&esp;这真的好难选择啊,一方面涉及到了私人恩怨,一方面又涉及到了皇位的稳固,江山社稷的安靖。
&esp;&esp;“陛下,其实真的不用去考虑这么多。”
&esp;&esp;“如果一定要选择的话,在贫僧看来两败俱伤或许是最佳的选择。”
&esp;&esp;“哦?”
&esp;&esp;显隆帝多少显得有些意外。但是仔细想想慧言法师说的确实是很有道理的。
&esp;&esp;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esp;&esp;书院跟腐蚀者之间斗的越狠,显隆帝跟朝廷的获利就越多。
&esp;&esp;目前来看,双方都无法占据绝对的优势。
&esp;&esp;在显隆帝看来,这确实是往两败俱伤的方向发展。
&esp;&esp;若能如此发展自然是再好不过的。
&esp;&esp;“慧言法师觉得朕要不要在其中推一把呢。”
&esp;&esp;显隆帝之所以这么问,主要还是因为之前曾经对腐蚀者做过一番承诺。
&esp;&esp;虽然显隆帝最终可以选择不去兑现。
&esp;&esp;但是君无戏言的传统观念还是在禁锢着他。
&esp;&esp;最关键的是如果他反水或者不出力,腐蚀者会不会恼羞成怒之下立即将枪头转向他?
&esp;&esp;到了那时显隆帝又将如何自处?
&esp;&esp;“这个的话不太好说啊。”
&esp;&esp;慧言法师并不敢直接将话头说死。毕竟对他来说,当下的局势已经算的上是最理想的了。
&esp;&esp;既然是理想状态,为何总要想着去改变呢?
&esp;&esp;若是改变的算是好的倒也罢了。
&esp;&esp;如果改变不好岂不是弄巧成拙?
&esp;&esp;很多时候人们都在盲目的追求改变,殊不知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最为上乘的处世哲学。
&esp;&esp;“贫僧的建议是不要盲目的做出决定。”
&esp;&esp;慧言法师的关注点向来跟显隆帝的关注点不太一样。
&esp;&esp;因为他总是能够透过表象去看待问题。
&esp;&esp;在慧言法师看来,截止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处于可控的范围之内。
&esp;&esp;既然如此,盲目的去做决定就是最要不得的选择。
&esp;&esp;这可能会破坏好不容易才营造好的平衡,也会使得局面一度发展到失控。
&esp;&esp;“嗯,就是静观其变咯?”
&esp;&esp;显隆帝越想越觉得慧言法师的这个建议是充满了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