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css="rd">
&esp;&esp;小姑娘才几岁,就这么着急教她不要外戚干政,她能听得懂吗?
&esp;&esp;而且万一给她教出心理阴影来了,反倒是不好。
&esp;&esp;看来私下有必要和她好好交流一下。
&esp;&esp;不过眼下还是先将这个问题回答了再说。
&esp;&esp;“华夏数千年历史,太后出过不知道多少。”
&esp;&esp;“只是以前的太后,就仅仅只是太后,无法干涉朝政。”
&esp;&esp;“秦宣太后是第一个执掌朝政的太后,开创了先河。”
&esp;&esp;“为后世的太后们打了个样……从她之后,太后干政之事屡见不鲜。”
&esp;&esp;“而且后来者干政的手段,也基本都是在模仿她。”
&esp;&esp;“所以,她对华夏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esp;&esp;马皇后仔细想想,确实如此。
&esp;&esp;夏商周两千年历史,不可能没有出过太后。
&esp;&esp;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宣太后会成为第一个干政的太后,之前就从未有过类似的事情发生呢。”
&esp;&esp;徐妙锦也盯着他,等待着答案。
&esp;&esp;小孩子缺乏主见,最容易受到身边人的影响。
&esp;&esp;不论是父兄,还是皇帝皇后,乃至太孙,都对陈景恪赞不绝口。
&esp;&esp;关键是,陈景恪确实非常有才华,对得起所有的赞誉。
&esp;&esp;在她心里陈景恪就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值得敬重。
&esp;&esp;她还经常听朱雄英提起,陈景恪讲课特别厉害,每次都能发前所未有之言。
&esp;&esp;所以,她心中还是有些小雀跃的。
&esp;&esp;莫非这就开始讲课了吗?
&esp;&esp;陈景恪组织了一下语言,才说道:
&esp;&esp;“想要了解这个问题,就先要知道,太后凭借什么来实现对朝政干涉的。”
&esp;&esp;徐妙锦理所当然的道:“因为她是太后呀。”
&esp;&esp;陈景恪摇摇头:“不不不,虽然太后的身份必不可少,但这并不是她能干政的凭仗。”
&esp;&esp;马皇后见她一脸茫然,就说道:
&esp;&esp;“靠的是人心,若没有人心支持,皇帝都能成为傀儡,更何况是太后。”
&esp;&esp;徐妙锦恍然大悟,说道:“我懂了,所以太后才会提拔娘家人,用外戚来实现干政,对吗?”
&esp;&esp;马皇后摸了摸她的小脑袋,夸赞道:“咱们妙锦真聪明,就是如此。”
&esp;&esp;“太后一介女流,想要掌权比男人更难,能依靠的就是娘家人。”
&esp;&esp;“殊不知,这么做就是在害娘家人。”
&esp;&esp;“历史上真正聪明的皇后和太后,都会主动约束娘家人。”
&esp;&esp;“不是她们薄情寡义,而是为了保护娘家人。”
&esp;&esp;这话可谓是她的心声了。
&esp;&esp;她虽然没有直系亲属了,但马家还是有很多亲族在的。
&esp;&esp;大明建立,按照规矩来说,给家族的人授官封侯是很正常的。
&esp;&esp;老朱多心疼媳妇啊,就提议从马家选几个优秀的子弟封官。
&esp;&esp;但被马皇后给严词拒绝。
&esp;&esp;争霸天下的时候,马家的人不出来支持朱元璋。
&esp;&esp;现在大明立国了,就不配享受好处。
&esp;&esp;而且没有功劳贸然封官,也会引起功臣集团的不满。
&esp;&esp;到时候就是害了马家。
&esp;&esp;最后只给马家的人赏赐了财物,不允许封官。
&esp;&esp;徐妙锦猛点头,说道:“我知道,太后早晚要还政于皇帝。”
&esp;&esp;“一朝天子一朝臣,皇帝掌权就会提拔自己信任的人。”
&esp;&esp;“到时太后的娘家人,就会成为第一个被打击的对象。”
&esp;&esp;陈景恪都震惊了,这是一个八岁孩子能懂的道理?
&esp;&esp;难怪上辈子朱棣那货,都忍不住想老牛啃嫩草。
&esp;&esp;这样蕙质兰心的姑娘,谁会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