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358节(2/2)

&esp;&esp;即便是平日与李林甫亲近的大臣,此时也不敢靠近。

&esp;&esp;显得人走茶凉!

&esp;&esp;不同的景象,李瑄身边可谓众星拱月,除了几个与他一同参加朝会的兄长,许多文武大臣都纷纷跑过来向李瑄问候。

&esp;&esp;他们皆称李瑄为“李大夫”。

&esp;&esp;“右相,你是百官之首,可不能这样啊!”

&esp;&esp;李瑄回礼一众文武大臣后,来到李林甫身边,就要拉李林甫起来。

&esp;&esp;其实李林甫起来也没关系。

&esp;&esp;“无陛下之命,我绝不起身,愿跪死恕罪,以表对陛下的忠心。”

&esp;&esp;李林甫竟然甩开李瑄的手,不愿意被扶起来。

&esp;&esp;李瑄又不能强行拉他。

&esp;&esp;算了,你厉害!

&esp;&esp;李瑄巴不得明天当李林甫的治丧大使呢!

&esp;&esp;不再理会李林甫,径直走出兴庆殿,李瑄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esp;&esp;第208章 太子李亨认罪,施展酷刑

&esp;&esp;李瑄与左相裴宽,一起出兴庆宫。

&esp;&esp;当前只有左相裴宽,能与李瑄并行。

&esp;&esp;都知道尚书比李瑄的官职更大,但地位上差李瑄不少。

&esp;&esp;如果李瑄被调入长安,只升为尚书,便是明升暗降。

&esp;&esp;“晃儿和胄儿一直想与李大夫顽耍,苦于我们的身份,不能过密,十分的遗憾呐!晃儿比李大夫还大一岁,今李大夫位极人臣,晃儿还是碌碌无为。天生英才,便是如此!对国家和百姓,只有李大夫没有辜负啊!”

&esp;&esp;走在出兴庆宫的路上,裴宽感慨万千地说道。

&esp;&esp;一晃三年多,当初在灵翠楼打架斗殴的三个少年,是长安权贵们茶前饭后的谈资。

&esp;&esp;现在天下才俊,似乎不及李瑄一人风流。

&esp;&esp;哪怕是岭南、黔中的人,也知道李瑄的名声。

&esp;&esp;生子当如李七郎!

&esp;&esp;这是包括裴宽,无数王公贵族的感叹;也是人人羨慕李适之的原因。

&esp;&esp;朝堂上,裴宽虽拜相,身边有尚书结成同一阵线,但也缕缕受到李林甫的压力。

&esp;&esp;今年春天的时候,李林甫策动同族兄弟裴敦复来对付他。

&esp;&esp;裴敦复被算计,花三百金请虢国夫人在圣人面前说裴宽坏话。

&esp;&esp;李隆基不分青红皂白将裴宽叫过去骂一顿。此差点让他相位难保。

&esp;&esp;好在李瑄在这关键时刻回来,对李林甫迎头痛击。

&esp;&esp;想到李林甫现在还跪在兴庆殿中,裴宽不免心中爽快。

&esp;&esp;“我与裴胄、裴晃为总角之交,大丈夫对情谊不会轻易忘记的。我等着和他们同朝为官!”

&esp;&esp;李瑄回答裴宽前半段话。

&esp;&esp;裴宽的手段,太光明正大了,他处理公务的时候,不看背景,甚至六亲不认,

&esp;&esp;这样会得罪许多人!特别是兼刑部尚书以后。

&esp;&esp;裴宽拜相期间,在李林甫的推波助澜下,会有许多反对的声音。

&esp;&esp;想和李林甫一样长居相位不现实,李瑄估计裴宽和姚崇、宋璟一样,干个三四年就会被罢相。

&esp;&esp;如果再被阴一次,时间会更短。

&esp;&esp;这一世,裴宽被虢国夫人状告一次没倒下去,已经算很坚挺了。

&esp;&esp;主要是之前裴宽对李隆基留下好印象,已经成为宠臣,又是名望天下的宰相,李隆基不可能再因为杨玉瑶的几句话,就罢免一个宰相。

&esp;&esp;“李大夫如何看待右相?”

&esp;&esp;裴宽低问李瑄。

&esp;&esp;“最多过一两个时辰,李林甫就要昏倒在殿上。”

&esp;&esp;其实从兴庆殿出来的那一刻,李瑄就知道李林甫葫芦里卖得什么药了。

&esp;&esp;等跪的快坚持不住的时候,假装昏倒,触动李隆基的恻隐之心。

&esp;&esp;以李隆基对李林甫的特殊感情,说不定真会再次饶恕李林甫一次。

&esp;&esp;裴宽点了点头,李林甫看似丢人地跪在殿中,实则是在自救。

&esp;&esp;李瑄与裴宽一路聊到宫门口后,裴宽告辞。

&esp;&esp;裴宽也没有问李瑄接下来该怎么做,他没必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