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毕竟勋章可以拉拢将领的心。
&esp;&esp;李瑄觉得军衔制度这个时代没什么用。
&esp;&esp;勋章制度,不单单是胸前挂的铜铁玉,还有田地的赏赐。
&esp;&esp;再在军中宣传勋章的荣誉感,必能激起士兵的狂热。
&esp;&esp;“就按七郎说得去做。我会安排这些!”
&esp;&esp;李隆基点头。
&esp;&esp;等李瑄与吐蕃大战完毕,第一批勋章赏赐后,看看军中的反应。
&esp;&esp;李瑄与李隆基在首座边喝边聊,竟然一直到天黑掌灯。
&esp;&esp;李隆基只让李瑄陪伴,其他的王公大臣,公主皇子自己玩自己的。
&esp;&esp;也有格格不入的人,期盼着宴会尽早结束。
&esp;&esp;一盏盏灯在龙池边、龙池上点燃,使整个宴会亮如白昼。
&esp;&esp;美酒佳肴,不断地更换。
&esp;&esp;舞女换了一批又一批,歌女乐伎,仿佛没有穷尽。
&esp;&esp;王公大臣们一个个喝得面红耳赤,观看美丽的宫娥的身段,和熟人举杯攀谈。
&esp;&esp;没多少能和李适之、王维一样,控制自己的放纵。
&esp;&esp;现在李适之的老友调侃李适之不再是饮中八仙。
&esp;&esp;只有李适之明白自己不能喝醉。
&esp;&esp;相比于太子李亨在喝着闷酒,皇子倒是轻松惬意。
&esp;&esp;公主和太子妃们聚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还玩起了游戏。
&esp;&esp;唯有李隆基二十九女虫娘孤零零坐着,她不喝酒,也没有公主搭理她。
&esp;&esp;虫娘只有十来岁,她还是懵懵懂懂的年纪。
&esp;&esp;如果不是宴会,虫娘必见不到父皇的面。
&esp;&esp;她知道和父皇坐在一起的是李将军,她的兄长姐姐们,都不如李瑄得宠。
&esp;&esp;虫娘还不知道,她身为皇女,却没有公主的身份。因为她的母亲是曹国进贡的胡旋女,加上她九月而生,李隆基不会封她为公主。
&esp;&esp;寿王李琩和薛王李璲坐在一起,他自始至终未抬头看他父亲一眼。
&esp;&esp;本来李琩不想来的,但总不能一直因病请假,寿王妃韦氏劝说他来参加这次宴会。
&esp;&esp;“宫中的舞女,不论是颜色还是技艺,胜我府中十倍!”
&esp;&esp;薛王一边欣赏歌舞表演,一边为李琩敬酒,缓解李琩的压抑。
&esp;&esp;或许今天晚上薛王会沉醉而归,寿王夜不能寐。
&esp;&esp;时间流逝,天黑已经很久,但大家都不记得时间,玩得尽兴。
&esp;&esp;在李隆基组织的宴会上,没有人敢无故提前退场。
&esp;&esp;“禀圣人,这一曲完毕后,臣为圣人弹奏一曲臣自创的琵琶曲,以表臣必胜之心。”
&esp;&esp;李瑄与李隆基喝了十几杯酒后,有点顶不住,准备松缓一下。
&esp;&esp;他要弹奏的正是十面埋伏,在坐镇九曲的几个月,他经常练习,早已娴熟。
&esp;&esp;“七郎自创的琵琶曲,我可要洗耳恭听了。”
&esp;&esp;李隆基向高力士吩咐,这一曲过后,之后的舞女就不要上来了。
&esp;&esp;宫人将琵琶递给李瑄。
&esp;&esp;李瑄调试琵琶后,随时准备上场。
&esp;&esp;片刻后,宴会中央跳舞的舞女退下,李瑄持琵琶上场,惊动所有观者。
&esp;&esp;之前的表演许多人在玩游戏,没有关心,但李瑄的演奏,他们都想看一看。
&esp;&esp;这个时候,所有王公大臣才想起李瑄不仅仅是边将,还是一个大诗人,通音律的才子。
&esp;&esp;“噔噔噔……”
&esp;&esp;众人本以为就是静静地听。
&esp;&esp;但开局李瑄拨弄琵琶的肃杀之气,差点将举杯者的酒杯震掉。
&esp;&esp;这种惊天动地的琵琶声,一瞬间让整个宴会鸦雀无声,所有人都不可思议地看着李瑄。
&esp;&esp;随着李瑄拨弄,金戈铁马,大气磅礴的曲调更让人震撼。
&esp;&esp;连李隆基这种音乐宗师,都完全被吸引,他缓缓放下酒杯,极为认真得听。
&esp;&esp;前奏完毕,李瑄开始更快速地拨弄丝弦,金声、鼓声、刀剑碰撞的声音……
&esp;&esp;不久后又无声,然后又如泣如诉……
&esp;&esp;这种起伏跌宕,让众人心脏都为之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