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css="rd">
&esp;&esp;在李瑄的镜子中,还不时倒映着明媚的脸庞。
&esp;&esp;屡屡幽香,传入李瑄鼻尖。
&esp;&esp;“长离,府中的其他女子如何?”
&esp;&esp;李瑄突然问长离这个问题。
&esp;&esp;李隆基先后赏赐他二十个美女,色艺双馨。
&esp;&esp;这些桃李年华的歌女,只能藏在这边塞的湟水城中,甚至连表演的机会都没有。
&esp;&esp;而她们乐籍的身份,使她们即便嫁人,也只能为妾。
&esp;&esp;“姐妹们都很好,她们已经排练多次乐曲,勤练舞蹈,等元帅您召见呢!”
&esp;&esp;长离停顿一下,向李瑄回答道。
&esp;&esp;她很幸运,能侍奉李瑄。
&esp;&esp;家境中亡,沦为乐坊娼妓,虽未失身,却也是卑贱。
&esp;&esp;能时常看到心中的大英雄,她此生已足矣。
&esp;&esp;“好!有时间让我欣赏一下她们的歌舞。”
&esp;&esp;李瑄同意。
&esp;&esp;随后,李瑄不再问。
&esp;&esp;长离将李瑄头发梳整完毕,使李瑄有了英俊公子的模样。
&esp;&esp;“长离,等一下!”
&esp;&esp;长离以为李瑄要看书,她准备退出去的时候,李瑄突然叫住她。
&esp;&esp;“元帅请吩咐……”
&esp;&esp;长离面向李瑄。
&esp;&esp;“我最近写一首曲子,感觉不够温婉。你帮我看一下。”
&esp;&esp;李瑄向长离说道。
&esp;&esp;长离来到府邸后,李瑄发现长离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女子。
&esp;&esp;她有精湛的谱曲能力。
&esp;&esp;原来有的诗歌已经有固定的曲子,在长离手中,能改变曲子,变得更完美。
&esp;&esp;而此词,正是后世妇孺皆知的名篇《水调歌头》。
&esp;&esp;大唐,是诗歌时代。
&esp;&esp;但已不乏填词手。
&esp;&esp;李隆基就是一个较为厉害的词人。
&esp;&esp;他也非常喜欢填词。
&esp;&esp;但李隆基的身份地位,就注定他词脱离凡间。
&esp;&esp;比如李隆基的名词《好时光》。
&esp;&esp;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
&esp;&esp;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
&esp;&esp;朗朗上口的小词,能看出李隆基精湛的填词功底。
&esp;&esp;这首仿效民歌男女求爱的词,它强调了爱情不要倚仗貌美,要选有情有义的郎君来嫁。
&esp;&esp;立意很好。
&esp;&esp;但由于李隆基是帝王,有些不同的审美观,他把一个美女写得珠光宝气,宫样梳妆,脱离了民间姑娘的天生丽质。
&esp;&esp;李瑄准备在八月十五中秋大宴之前到长安。
&esp;&esp;他将借此机会,将宋词搬上来。
&esp;&esp;好的宋词,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情感表达。
&esp;&esp;这一点是唐诗不具备的。
&esp;&esp;而且这种境界非常高。
&esp;&esp;在这个时代,填词填曲,由许多乐师完成。
&esp;&esp;但前有李隆基,后有李瑄,他们的地位,注定不会让文人轻视词。
&esp;&esp;而且李瑄一上来就拿出后世人气最高的一首词。
&esp;&esp;或许的弹奏曲子,都不如词来得震撼。
&esp;&esp;李瑄要确定宋词的格律,必须由自己主宰词坛,将自己在文人心中的威望推至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