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同时,碎叶城的士兵、安西诸国联军,也都在向大食逼近。
&esp;&esp;这是更紧密的包围!
&esp;&esp;也彻底切断从千泉这条丝绸古道过来的大食物资。抓住一些运输粮草的车队、骆驼队。
&esp;&esp;齐雅德·伊本·萨里所拥有的粮草,两个月内,必然耗尽。
&esp;&esp;这下轮到河中诸国傻眼了。
&esp;&esp;大食联军气势汹汹、浩浩荡荡地挺近安西,有气吞万里的气势。
&esp;&esp;现一点便宜没占,还被更多的大唐骑兵包围。
&esp;&esp;他们的探马探查,放眼望去,全是烟尘。
&esp;&esp;安西的路也不是一马平川,唐军调兵遣将需要时间。
&esp;&esp;现在超过十万大唐联军将他们围堵,这分明是早已准备好,等着大食来钻。
&esp;&esp;河中诸国已经明白,这是天将军设下的圈套。
&esp;&esp;等将大食远征军剿灭以后,天将军一定会重新将大唐的势力,拓展到葱领以西。
&esp;&esp;由于大唐的骑兵太多,每日骚扰,屡屡斩敌。
&esp;&esp;他们亲眼目睹强大的呼罗珊骑兵,总是败在唐军小队骑兵手中。
&esp;&esp;唐军的战马虽然略矮,但那战马上披着明光甲的身影,已经成为河中诸国士兵心中的梦魇。
&esp;&esp;有些河中国家的将领认为,大食已经不可能战胜大唐,甚至沿着千泉古道逃回去都很难。
&esp;&esp;怀着这种心情,拔汗那国、布哈拉国、曹国、安国等,在得到大唐的传信后,立刻回信表示他们心向大唐。
&esp;&esp;事贼东进,是迫不得已。
&esp;&esp;他们说得是实话,之前在四大哈里发时期,大食能容得下波斯教(baihuo教变波斯教了,之前敏感词太多,关入小黑屋大半天)。
&esp;&esp;但当大食的旗帜变为白色,大食的铁蹄下,驱逐异教徒。
&esp;&esp;当大食的旗帜变为黑色,其哈里发艾布·阿拔斯还自称是屠夫,这也注定了大食更容不下异教徒,迟早让他们忘掉波斯教。
&esp;&esp;相比之下,拔汗那、粟特诸国等,更信赖海纳百川的大唐。
&esp;&esp;齐雅德·伊本·萨里在河中诸国有耳目,很快就得知拔汗那、布哈拉、粟特诸国有反叛之心。
&esp;&esp;他立刻下令戒备拔汗那、布哈拉、粟特诸国的军营。
&esp;&esp;在与大唐剑拔弩张的时候,大食已经没有机会去剿灭拔汗那、粟特诸国。
&esp;&esp;即便拔汗那、粟特诸国只有不到一万人。
&esp;&esp;但一万人不是一万头猪,现在已经有防备,只要在营寨坚持片刻,唐军就会趁机攻击。
&esp;&esp;河中联军中,还有一股力量,河中十六国,也就是吐火罗地区。
&esp;&esp;他们太靠近呼罗珊地区,已经投靠大食,甚至信奉大食教。
&esp;&esp;他们认为大食更强大。
&esp;&esp;而现实却向他们抽了一个响亮的耳光。
&esp;&esp;天将军不是畏惧大食,而其老谋深算,以至于现在无比被动。
&esp;&esp;大食远征军,除后勤外,有十万人。
&esp;&esp;呼罗珊骑兵三万,呼罗珊步兵、弓手五万,河中联军两万。
&esp;&esp;现经过攻城,和小规模的交锋,大食人还剩下七万五千不到。
&esp;&esp;拔汗那、布哈拉、粟特诸国军队重新投靠大唐,河中联军还剩下八千余人。
&esp;&esp;此消彼长,他们面对远超他们的骑兵,几无胜算的可能。
&esp;&esp;齐雅德·伊本·萨里只能等待呼罗珊总督传来计策。
&esp;&esp;他辜负呼罗珊总督的信任,但他一定要保存大量的实力,只要能全身而退,哪怕是死,他也可以瞑目。
&esp;&esp;在齐雅德·伊本·萨心中,呼罗珊总督等于先知。
&esp;&esp;“吩咐下去,步兵守护好营寨,骑兵哪怕是休息,也要与战马一同,随时防备唐军的突袭。如果我军能挡住唐军一次全面进攻,胜利就还会属于我们。”
&esp;&esp;齐雅德·伊本·萨里作为主将,他不能自乱阵脚。
&esp;&esp;哪怕他在等待呼罗珊总督的传信,心理也没底。
&esp;&esp;被超十万骑兵四面包围以后,齐雅德·伊本·萨里知道他们失去主动出击的机会。
&esp;&esp;唐军那么多铠甲,轻骑、铁骑俱是全。
&esp;&esp;事实证明,齐雅德·伊本·萨里不得不承认他们低估了唐军骑兵。
&esp;&esp;他们还剩下两万多呼罗珊骑兵,面对唐骑联军,在不占据天时地利的情况下,他们很快就会被玩死。
&esp;&esp;所以齐雅德·伊本·萨里想加强营垒建设,依靠碎叶水,与大唐一战,绝处逢生。
&esp;&esp;但一切的前提是,大唐愿意进攻大食营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