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将军 第677节(1/2)

<dt css="rd">

&esp;&esp;然后他们能轻易将贪污的金银珠宝,运送到大都护府的内院中。

&esp;&esp;薛错被李瑄任命为巡官,主事丝绸、茶叶、瓷器的售卖工作。

&esp;&esp;但每一次向安西都护府上缴的利润,却微乎其微。

&esp;&esp;久而久之,颜真卿自然起疑心。

&esp;&esp;当初李瑄和封常清商量这条路线的时候,是以增加安西都护府的财政,养安西新增的数万兵马为目的。

&esp;&esp;颜真卿认为赚得太少,不太应该。

&esp;&esp;他要查账的时候,薛错又含糊其辞,不给帐本。

&esp;&esp;要不是颜真卿没有兵权,肯定会直接查扣薛错的车辆。

&esp;&esp;颜真卿是安西经略大使的判官,而军权属于节度大使。

&esp;&esp;龟兹国的卫士,借他们一个胆子,也不敢去阻拦薛错。

&esp;&esp;谁都知道,薛错自从在丰安军的时候,就跟着李瑄,身经百战。按照战功,封将军都没问题。

&esp;&esp;但事实就是,薛错连九品芝麻官都不算。

&esp;&esp;没有人明白李瑄的用意,只知道罗兴和薛错,是李瑄左膀右臂。诸国王也得毕恭毕敬。

&esp;&esp;“不用多心,只管做好你的事情。以后我执掌权柄,你一定是大将军。”

&esp;&esp;李瑄拍了拍薛错的肩膀,只要他微微示意一下,薛错就会畅通无阻。

&esp;&esp;其实这些金银珠宝入他的私库和入安西都护府没什么区别。

&esp;&esp;唯一担心的是府库的金银珠宝、绢钱太多,被安西的官吏和以边令诚为首的宦官告密。

&esp;&esp;所以,李瑄没有让车光倩和浑瑊带着价值二百万匹丝绸的金银珠宝和金币、银币回龟兹城,而是在碎叶城北建立宝库。

&esp;&esp;由车光倩率领五千经略军步骑看守。

&esp;&esp;全程秘密进行,由刘单负责,连其他僚属都不清楚,更别说麾下只有几个小宦官的边令诚。

&esp;&esp;从始至终,边令诚只能远远看一看金银珠宝车辆。

&esp;&esp;其余战利品,已经陆续进入安西节度使府库。

&esp;&esp;不久后,会拿出来一些转运到长安,向李隆基表忠心。

&esp;&esp;“属下万死不辞!”

&esp;&esp;薛错不善言辞,只能重重地吐出这四个字。

&esp;&esp;李帅明显不是贪心的人。

&esp;&esp;如果贪了,就证明在谋大事。

&esp;&esp;薛错猜到会有这种结果,他坚信李帅一定成功。

&esp;&esp;李瑄又给薛错派遣五十名亲卫,跟随他行事,这就是他的态度。

&esp;&esp;下午的时候,李瑄赴约宴会,他是宴会上的主角,贵为国王,也要拜见问礼,宴欢而散。

&esp;&esp;翌日。

&esp;&esp;“大都护,您原本的亲卫,现在都护府的巡官薛错有些不对劲呐!”

&esp;&esp;李瑄去大都护府处理事务的时候,颜真卿忍不住问李瑄这种事。他怀疑薛错仗着自己的身份贪污经营的钱财。

&esp;&esp;“薛错做的事情,不会伤天害理,有什么不对劲的?”

&esp;&esp;李瑄看着颜真卿说道。

&esp;&esp;“可据属下所知薛错交易的数目庞大,丝绸茶叶不该只有那样的利润。”

&esp;&esp;颜真卿没会意李瑄的意思,又说道。

&esp;&esp;“我领兵出征,只要想贪污,百万黄金,唾手可得!”

&esp;&esp;李瑄淡淡地说道。

&esp;&esp;就像他在碎叶城北铸造的宝库一样,没有人知道。

&esp;&esp;在唐初的时候,每次有将领领兵在外,哪怕是李靖,也会被文官们弹劾贪污,纵兵劫掠等等。

&esp;&esp;但到天宝年间,节度使的出现,文官成为节度使的幕僚,再加上对宦官的贿赂等等,几乎没有出现节度使贪污受贿的事情。

&esp;&esp;“属下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发现有蹊跷,才不吐不快。属下不能辜负大都护的信任。”

&esp;&esp;颜真卿赶紧起身一拜,他从未怀疑过李瑄。

&esp;&esp;“我会留意薛错之事,清臣不用多想。”

&esp;&esp;李瑄听到颜真卿的话后,沉吟一番。

&esp;&esp;有的时候,李瑄觉得将颜真卿,以及颜杲卿、颜季明父子带到身边并非好事。

&esp;&esp;他们在安史之乱的时候,可谓是宁死不降。

&esp;&esp;不过话又说回来,正是因为他们的宁死不降,可歌可泣的精神,李瑄才觉得惋惜,重用他们。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