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1/2)

<dt css="rd">

&esp;&esp;当着无数学子、百姓和官员的面,施元夕将魏昌宏也一并告了!

&esp;&esp;第73章 意图谋反

&esp;&esp;距离上一次施元夕在大理寺门口,状告国子监官员一事,也才不过十几二十来日。

&esp;&esp;她就从到大理寺告官,变成了直接告御状。

&esp;&esp;所告官员,也从国子监的小官,到了影响整个朝野的大官。

&esp;&esp;这速度,比她在国子监内晋升得都要快。

&esp;&esp;而且以国子监生的身份,状告三名朝中大员,此等事情,纵观整个大梁历史,都未曾出现过。

&esp;&esp;可这等不畏强权的姿态,倒是极其符合寻常百姓心目当中的读书人的模样。

&esp;&esp;也真正做到了让她声名远扬。

&esp;&esp;施元夕再不是一个只会跟武器挂钩的名字,而代表了所有有能力,有担当,且极富胆色的国子监生。

&esp;&esp;一跃成为了整个大梁炙手可热的人物。

&esp;&esp;皇城门口,是容不得他人胡闹的。

&esp;&esp;今日这一出,所有参与之人,包含了李侍郎的弟子、李谓、施元夕都有可能受到了处罚。

&esp;&esp;其他人尚且还好说,他们都跟李侍郎有着莫大的关系,为李侍郎鸣不平倒也说得过去。

&esp;&esp;唯有施元夕,从头到尾,她和李侍郎都算不得相熟。

&esp;&esp;可她不仅站了出来,而且还承担了绝大部分的罪责,当了今日的领头人。

&esp;&esp;光这份气魄,就足以让周遭看热闹的许多读书人汗颜了。

&esp;&esp;今日若换了他们任何一个人站在了此处,未必会有施元夕这般果决。

&esp;&esp;宫内冲出来了大批侍卫,堵塞的人群被疏散开来,施元夕及那十几个和她一起请命的人,全部都被押入了宫中。

&esp;&esp;与之一起的,还有朝上所有的官员。

&esp;&esp;淮康帝以后,便很少会有人冲出来告御状了。

&esp;&esp;只因大梁有明确规定,凡告御状者,必先得要熬过三十仗的刑罚,才能面见圣上。

&esp;&esp;宫中刑罚不比外边,三十仗下去,不说施元夕是个女子,就是正常男人,只怕也会被打得皮开肉绽,半身不遂。

&esp;&esp;人都快要被打死了,还如何去皇帝跟前告御状?

&esp;&esp;可施元夕不同。

&esp;&esp;她是国子监甲一级生。

&esp;&esp;因为甚少有人考至甲一级,是以许多人都不清楚,甲一级生,已经等同于朝廷官员,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身份,等同了官身。

&esp;&esp;见官员可不拜,可入宫廷,且能直接面圣。

&esp;&esp;这就意味着,施元夕今日就算是不通过这样的方式,她也是有资格见到皇帝的。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