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而且这么多人要是都留在这里,到了晚上的时候生产队管不管饭?
&esp;&esp;不管饭的话不合适,管的话吃啥?
&esp;&esp;队里的社员们每天吃的都是野菜馍馍,稀粥煮土豆,但能给领导们吃这些吗?
&esp;&esp;现在郭县长主动邀请这些人到县里面,这最好不过了,省得生产队头疼接待的事了!
&esp;&esp;而周扬这边同意之后,那其他人自然没有什么意见了。
&esp;&esp;随后,周扬同李幼薇以及老岳父打了声招呼后,便跟着众人一起赶往云山县城。
&esp;&esp;第210章 刘老的邀请
&esp;&esp;云山县城县委办!
&esp;&esp;有车子代步,速度自然很快!
&esp;&esp;只不过这样一支庞大的车队突然出现在县城,而且还有警车开道,瞬间引起了不少老百姓的注意。
&esp;&esp;路上的行人都停了下来,站在街道两旁注视着他们。
&esp;&esp;不一会,车队就来到了县委大院。
&esp;&esp;随后,郭县长当即命人就在县委大院这边给他们弄了一个小会议室,专门供众人使用。
&esp;&esp;来到会议室,众人坐好之后,这次研讨会正式开始了。
&esp;&esp;周扬知道这些人心里着急,所以省略了所有的客套话,直奔主题!
&esp;&esp;“既然诸位大老远的赶了过来,那我也将我了解的克山病和诸位说说,但提前声明,所有观点都是我自己一家之言,诸位如果觉得有道理便听听,如果觉得没道理就权当听了个笑话!”
&esp;&esp;知道周扬这是怕自己说的观点被人上纲上线,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刘济民当即说道:“小周同志说得对,这次我们只是私下进行学术交流,所有观点只代表个人,且只供探讨!”
&esp;&esp;刘济民定了调子之后,其他几位医学大佬纷纷附言。
&esp;&esp;大家表完态之后,周扬当即说道:“克山病,又叫攻心翻,本病于1935年首先发现于黑龙江省克山县,在东三省、塞北省、冀北省、秦省、甘省、川省等地的荒僻地区均有流行,农民及其家属患病率高,南方地区亚急型6到8月发病率高…”
&esp;&esp;在说完克山病的分布范围后,周扬又详细的分析了各病区之间的地理条件以及共同特征,接着又说了他对这种病的分类,即急性、慢性以及潜在型,以及各个类型的临床表现。
&esp;&esp;最后,周扬才讲到这种病的确诊和治疗方法,足足用时一个半小时!
&esp;&esp;整个讲解过程中,周扬全程没有翻看任何资料,甚至于他的面前连一张纸片都没有,全都是即兴发挥。
&esp;&esp;但是所讲的内容却非常系统、详实,尤其是关于克山病的治疗方法,更是一口气讲了十几种应对方式和可能出现的症状和问题。
&esp;&esp;这让在场的这些医学大佬们都大开眼界!
&esp;&esp;其实,在来之前他们对于周扬并没有抱太多的期望,更多的只是好奇。
&esp;&esp;毕竟在来之前,他们就对周扬的身份以及相关履历进行过详细的调查。
&esp;&esp;但不管是他插队前还是插队后,都没有学医的经历。
&esp;&esp;所以,在他们看来,这个年轻人大概率的是个野路子。
&esp;&esp;只不过大家对于他是如何治好许洪周的病感到好奇,再加上他们去东泉农场的时候,许洪周的药刚好吃完了,并不知道他给老许用的是什么药。
&esp;&esp;碰巧的是,段银钟在梳理完周扬说的那些疫情防控的知识后,也将相关情况写成文字材料,上报到了院长刘济民这边。
&esp;&esp;得知指点段银钟的和治好东泉农场那例克山病的竟然是同一人之后,他们才决定来这里见见周扬。
&esp;&esp;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然给了他们一个天大的惊喜,就他对克山病的了解,已经超过了很多专门研究这种病的老专家老教授。
&esp;&esp;令人震惊的同时,也让刘济民、郑卫国等人如获至宝!
&esp;&esp;待周扬说完之后,整个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有纸和笔摩擦的沙沙声!
&esp;&esp;周扬所说的这些观点以及治疗方法,有很多都是在座的这些人听都没有听过的,因此大家都想要在第一时间将这些东西记录下来,等回去再进行研究。
&esp;&esp;过了好一会,众人终于写完了!
&esp;&esp;随后,所有人的目光都定格到了周扬的身上。
&esp;&esp;大家伙都有很多问题和疑惑需要向他请教,但是却不知道该由谁先开口。
&esp;&esp;沉寂了片刻后,刘济民轻咳一声,然后说道:“小周同志的观点说完了,确实很令人震惊,不,应该说很震撼!”
&esp;&esp;“他的观点很新颖,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听完他的观点,我这个老同志反而更加的疑惑了,不知道小周同志方便指点一下我这个老同志吗?”
&esp;&esp;周扬笑了笑说道:“指点不敢当,但我们可以相互探讨一下!”
&esp;&esp;“克山病为什么在咱们国家发病率这么高,它的病因到底是什么?”刘济民沉声问道。
&esp;&esp;话音刚落,就听另一位医学泰斗王远华也开口道:“是啊,我们研究了克山病几十年,却始终没有搞清楚病因,说起来真的是很惭愧啊!”
&esp;&esp;周扬当即说道:“克山病的具体病因,我确实也没一个确切的结论,但是我认为这可能在低硒的基础上,各种综合因素参与相互作用而致病的一种地方性心肌病。具体的,可以从微生物地球化学病因和生物病因方面进行研究!”
&esp;&esp;“哦,说说你的理由!”刘老道。
&esp;&esp;“克山病全部发生在低硒地带,患者头发和血液中的硒明显低于非病区居民,而口服亚硒酸钠可以预防克山病的发生,说明硒与克山病的发生有关!”
&esp;&esp;接着周扬继续说道:“但鉴于病区虽然普遍低硒,而发病仅占居民的一小部分,且缺硒不能解释克山病的年度和季节多发,所以还应考虑克山病的发生除低硒外,尚有多种其他因素参与的可能。”
&esp;&esp;“比如说病区的土壤,水质和粮食中缺乏某些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如硒、钼、镁等营养物质,从而干扰了心肌代谢,引起心肌或损伤而罹病。”
&esp;&esp;刘老点了点头说道:“这个观点倒是和辽省医学院老张的推断有几分相似之处,但更加的具体,后生可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