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1/2)

<dt css="rd">

&esp;&esp;姜韶华和陈瑾瑜笑着对视一眼。

&esp;&esp;内卷果然是竞争的最大动力。

&esp;&esp;崔县令瞄准了蔡县令,那可真是有的拼搏奋斗了。因为蔡县令实在是太勤勉了。

&esp;&esp;“郡主最先去了郦县。现在,郦县真是大变了模样。”

&esp;&esp;陈瑾瑜忍不住赞了蔡县令几句:“蔡县令事事亲力亲为,为百姓生计绞尽脑汁。简直就是县令的典范。”

&esp;&esp;眼高于顶的崔县令,对蔡县令倒是很服气:“蔡县令爱惜百姓,当差勤勉,是我等县令的楷模。”

&esp;&esp;顿了顿,又来了一句:“陈舍人写的蔡县令小记,也十分精彩。我已读了三回。”

&esp;&esp;看过之后,眼珠子都有些红。

&esp;&esp;一个县令,能被郡主这般赞扬,还写成这样小记四处散播,这是何等光鲜体面荣耀。

&esp;&esp;真恨不得以身代之,再来一个崔县令小记什么的。

&esp;&esp;陈瑾瑜笑着自谦:“崔县令是两榜进士,我那点文采,哪里值得一提,让崔县令见笑了。”

&esp;&esp;马耀宗立刻道:“陈舍人也太谦虚了。那份蔡县令小记文采斐然,写得好极了。”

&esp;&esp;姜韶华也含笑点头:“确实很好。”

&esp;&esp;陈瑾瑜被夸得眉开眼笑。

&esp;&esp;卢琮一时插不进嘴,心里暗暗想着,换了他来写,保准写的更精彩更感人肺腑。

&esp;&esp;可惜,他现在还没搏得郡主信任。这等出头露脸的差事,还轮不到他,让陈舍人这个黄毛丫头抢了先。

&esp;&esp;没错,卢琮卢舍人对此事颇有些不甘不服。他自少读书,说是读书天才也不为过,写得一笔好字,一手锦绣文章。

&esp;&esp;陈瑾瑜确实有才学,以这个年龄的少女来说,实在难得……不过,哪能和他相提并论!!!

&esp;&esp;第220章 内卷(二)

&esp;&esp;崔县令做的,不止是建粮仓。

&esp;&esp;崔县令随意地在前领路,“恰巧”路过一处学舍。学舍里传出幼童的朗朗读书声。

&esp;&esp;姜韶华目光一掠,咦了一声,停下脚步:“这里不是私塾?”

&esp;&esp;学舍门口挂着一个黑色的匾额,上面写着叶县书院四个大字。字迹飘逸,分明是出自崔县令手笔。

&esp;&esp;如果是私塾,绝不敢挂这样的匾额。

&esp;&esp;果然,就听崔县令不疾不徐地答道:“回郡主,这是叶县县衙建的书院。由县衙出银子,聘了五个秀才来做夫子,只要是叶县百姓,都可将家中六岁以上的孩童送来读书。一直可读到十五岁。”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