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王丞相在心里扯了扯嘴角,心想汪侍郎还是嫩了点。如果姜韶华这般好对付,他哪里会容她这般跋扈嚣张。
&esp;&esp;董侍郎和杨侍郎对视一眼,目中各自闪过赞许和满意。身为女子,本来是最大的劣势。可南阳郡主却有化劣势为优势的能耐本事。这样的郡主,值得他们拥护追随。
&esp;&esp;执笔纪录的郑宸,笔尖在纸上微微一顿,一滴浓黑的墨降落未落,泫然欲滴。
&esp;&esp;姜韶华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郑宸纷乱的思绪。郑宸不假思索地继续挥笔纪录。
&esp;&esp;“驻军军费不足,确实是一桩大问题,也易造成隐忧。汪侍郎思虑的不无道理。只是,眼下国库确实空虚,拿不出这么足额的军费来。到底拨多少,具体数字,诸位再议一议。”
&esp;&esp;“纪尚书,你掌着户部,你先来说。”
&esp;&esp;被忽然点名的纪尚书,迅速反应过来,张口道:“事有轻重缓急,要用银子的地方处处都是。要先紧着修河堤,军费得先等一等。”
&esp;&esp;汪侍郎习惯性地要反驳,姜韶华明亮锐利的目光扫了过来:“这里是朝议之处,不是吵闹的地方。汪侍郎先听大家说完,再说话不迟。”
&esp;&esp;汪侍郎抽了抽嘴角,闭嘴不语。
&esp;&esp;二十多位众臣一一表态,有几个赞成先拨军费,大半都支持纪尚书,先紧着工部修河堤。
&esp;&esp;姜韶华略一思索道:“支持兵部奏折的,有六人,支持先修河堤的,有十六人。兵部这份奏折,暂且驳回,待日后国库有银子再议。”
&esp;&esp;汪侍郎心中愤愤难平,却也无可奈何。
&esp;&esp;接下来,朝议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有了汪侍郎碰得鼻青脸肿的先例,众臣说话便谨慎多了。免得被言辞犀利的郡主刺上一两刀,丢人且难堪。
&esp;&esp;到了正午,政事还没处理完。姜韶华直接令御膳房送了饭菜进殿,每人一个食盒,食盒里有四菜一汤,两荤两素,不算丰盛也不简薄。
&esp;&esp;“大家先用午膳,吃完再议。”
&esp;&esp;直至天色将暗,殿门才开。疲累的众臣们,迈着沉重的步伐缓缓离去。
&esp;&esp;就连精力旺盛的张尚书,今日也有些顶不住了,出了昭和殿就叫了随从过来扶着自己,一边摇头叹息:“老了老了,和年轻的时候是没法比了。”
&esp;&esp;王丞相也让随从扶着,慢慢往宫外走。
&esp;&esp;纪尚书紧接着出来了。
&esp;&esp;掌管户部是个劳心劳力又不讨好的差事,油水是丰厚充足,要耗费的心力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尤其是大梁朝的户部尚书,更是难上加难。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国库税赋一直在减少,用银子的地方却越来越多。他的头发在这两三年间掉了大半。
&esp;&esp;好在今日南阳郡主大展神威,弹压住了狮子大张口的汪侍郎。连兵部军费都被驳回,其余各部门花式要银子的奏折,自然一律都没通过。这让他深深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