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挽天倾 第227节(1/2)

<dt css="rd">

&esp;&esp;“不管成功与否,这些盐商都不会放过黛玉之父。”贾珩眸光深深,心思电转。

&esp;&esp;他或许已知道林如海为何会盛年而逝了,欲图盐业之利,这不拿出从上到下杀个人头滚滚的勇气来,谁也办不成!

&esp;&esp;“财用之困,唯开源节流四字,然抄家只能纾一时之难,而盐税才是细水长流的长久之策,不,这不是细水,而是瀑布……否则一味课重税于民,诸省民变纷纷,上下疲于奔命,以吏治败坏的地方州县剿捕,犹如抱薪救火,长此以往,陈汉必亡。”贾珩心头叹了一口气,思索道:“所以,不能坐观事败,起码要暗中布置一番,尽量保黛玉之父一命,为来日插手改革盐税铺垫,不过,回去见过黛玉,先和其父搭上线。”

&esp;&esp;之后,两人又坐着闲聊了一会儿,暮色四合,贾珩也是怀着凝重的心情,告辞离去,打算回府寻黛玉,问问扬州那边儿情况。

&esp;&esp;荣国府

&esp;&esp;夜色低垂,荣庆堂中灯火辉煌,欢声笑语不停。

&esp;&esp;王夫人、李纨、凤姐赫然在坐,陪着贾母说话解闷儿,黛玉和探春两个人拿着一本欧阳询的字帖,观摩探讨,湘云和一个丫鬟玩着九连环,少女粉嘟嘟的苹果圆脸上满是认真之色。

&esp;&esp;迎春则和大丫鬟司棋下着围棋,一旁的小丫头绣橘一手支起香腮,侍奉着茶水。

&esp;&esp;宝玉侧坐在黛玉身畔的绣墩上,和黛玉小声没话找话。

&esp;&esp;黛玉不时拿酸话刺着宝玉,宝玉却乐此不疲,陪着笑脸说话。

&esp;&esp;因月前闹过一回,黛玉担心再闹出事来,对宝玉倒也一如往常。

&esp;&esp;凤姐笑道:“老祖宗,咱们家赶明儿让人下苏州,买了戏班子,平时听戏也便宜一些。”

&esp;&esp;贾母笑了笑,道:“一套戏班子,没个万两置办不下来,就算你刚发了一笔利市,也不能大手大脚呢。”

&esp;&esp;众人闻言,都是笑了起来。

&esp;&esp;这是指前日在贾珩的指点下,从赖大、单大良、吴新登等一众恶仆追回的几十万银两,现在都由凤姐管着。

&esp;&esp;这几家最终都被打发到庄下去种地,因为知道了不少贾府的事,也不可能放其脱府。

&esp;&esp;凤姐笑道:“老祖宗,您手指缝里漏出来一些,都够我们花了,我那才哪儿到哪儿?”

&esp;&esp;贾母笑了笑,说道:“你就惦记着我那点儿体己,那可不行,将来那是给宝玉娶亲,还有府里几个丫头出阁用的。”

&esp;&esp;众人闻言,都是笑了起来,一双双目光齐刷刷地看向宝玉、黛玉、探春三个。

&esp;&esp;宝玉圆脸盘上现出几分憨厚的笑意,而正在看着字帖的黛玉、探春对视一眼,各有几分羞涩。

&esp;&esp;贾母看向一旁的王夫人,说道:“宝玉他舅舅快回来了吧?”

&esp;&esp;王夫人正端着茶盅,闻言,放在一旁的小几上,笑了笑道:“前儿个,宝玉他表兄打发了人来,说北边儿发了书信来,宝玉舅舅在西北查了三边,估计这个月底就当回了,嫂子那边儿还说呢,正好不错过筹备宝玉他舅舅十一月上旬的生儿。”

&esp;&esp;王夫人口称嫂子之人,自是王子腾之发妻赵氏,也是诰命夫人。

&esp;&esp;众人闻言,面上神色或喜或惊,不一而足。

&esp;&esp;王子腾这些年,官儿也愈做愈大,甚至任了京营节度使,这在以前是宁府代化公任的官职。

&esp;&esp;贾母闻言,脸上笑意滞了下,心头却有几分不自在,轻笑道:“凤丫头,那得给宝玉舅母好好筹备生儿礼才是。”

&esp;&esp;凤姐面带欣喜,对贾母的“微妙”心思却无所察,笑道:“老太太放心就是了,早已准备得妥妥当当的,我这次听王义表兄说,舅老爷这趟回来,似要大用了呢,可能来年入阁也不一定呢。”

&esp;&esp;入阁,就是内阁大学士,这自是王子腾长子王义在畅想,因为礼部尚书贺均诚已经上致仕奏疏,还在三请三辞的阶段,内阁势必要递补一位,这在京中和三河帮的财货究竟有多少一样,现在是神京热议的焦点。

&esp;&esp;王义和几位京中的公子哥儿酒桌上胡侃,也不知谁对王义提了一嘴,伯父未必没有机会。

&esp;&esp;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王义就自此上了心,京中本就消息混杂,王义自不乏能找到一些零星的认同,在上次来西府串门儿时,就拿来和凤姐炫耀。

&esp;&esp;而凤姐这话一出,众人都被入阁二字吸引了心神。

&esp;&esp;王夫人惊喜道:“了不得了,如是入阁,那就是大学士了。”

&esp;&esp;因这几月,东府某人愈发势大,王夫人也没少“恶补”官场的知识。

&esp;&esp;李纨笑道:“我记得当朝大学士,一共有五位,这已有好多年了,这似是又添一位?”

&esp;&esp;因李纨之父李守中,曾为金陵国子监祭酒,李纨对朝堂之事,也算有一些了解。

&esp;&esp;凤姐笑道:“朝堂上的事儿,咱们这些后宅也说不了,不过,我寻思着舅老爷,原就是一品武官,眼下也差不离儿了。”

&esp;&esp;心头不由涌动着欣喜,如果她叔父王子腾真的能大用,她也能借着势,否则,东府那位势再大,她也借不着太多,哪有自家亲戚在身后撑腰,胆气更壮。

&esp;&esp;宝玉正在一旁和黛玉说话,闻言,同样笑着抬起一张中秋月明的脸盘儿,问道:“老祖宗,舅舅要回来了?”

&esp;&esp;贾母笑道:“是啊,应是这月底了,等你舅舅过来,你去走动走动,见见你几个表兄。”

&esp;&esp;哪怕再是膈应王子腾,其实是借了自家的光,才在京营领军,现在步步高升,但也不好表露分毫。

&esp;&esp;宝玉轻笑着应了。

&esp;&esp;虽不喜应酬,但可以借机不去那学堂。

&esp;&esp;凤姐笑了笑,问道:“你这两天在学堂怎么样?”

&esp;&esp;宝玉正想着学堂,一听询问,面带颓然之色,道:“那些夫子满口之乎者也,老和尚念经一样,听得人头大,也不知什么意趣可言。”

&esp;&esp;贾母、王夫人、凤姐:“……”

&esp;&esp;湘云放下手里的九连环,笑道:“爱(二)哥哥,这话只管等珩哥哥过来也说了去?”

&esp;&esp;许是近月以来,贾珩没有往西府,宝玉好了伤疤忘了疼,重又恢复撒欢儿的状态,笑道:“云妹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珩大爷他向来开口闭口,圣人之言,想来是能易地而处,将心比心的。”

&esp;&esp;黛玉罥烟眉下的星眸闪了闪,拿着手帕掩着嘴,轻声道:“宝二哥最近是愈发长进了,这圣人之言都引用了,这学堂,我瞧着也没白去。”

本章节未完,点击这里继续阅读下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