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至明 第690节(2/2)

&esp;&esp;“但是这几天的凉水澡,我没察觉到多少冷,也没有身体打颤。”

&esp;&esp;“这让我明白,我的身体应该是真的出了问题。”

&esp;&esp;姜泉请求道:“余医生,请你大人不记小人过,原谅我之前的慢待,给我检查一下是真的身体出了问题?”

&esp;&esp;“还是我的抗冻能力有了大幅度提升?”

&esp;&esp;余至明不情不愿的说:“看在你死去男友的面子上,我就勉为其难给你检查一下吧。”

&esp;&esp;虽然余至明表现的不太情愿,但他心里其实是乐意给姜泉做检查的。

&esp;&esp;姜泉不怕冷的表现,余至明一直记在心上,就像是后背上的痒,不真正挠一下,总是让人难受。

&esp;&esp;如今有了机会,自然不会错过。

&esp;&esp;他当即起身道:“你趴在沙发上,方便我给你做检查。”

&esp;&esp;姜泉依言趴在了沙发上,余至明戴上外科手套后,给她做起了全身检查。

&esp;&esp;冷热感觉,是由体表末梢神经感应,并传导至中枢神经形成。

&esp;&esp;对冷热感觉不明显,可能由生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造成。

&esp;&esp;生理性因素,比如,若既往局部皮肤长时间摩擦,或处于极端环境等,可导致皮肤角质层代偿性增厚,甚至形成胼胝,也就是俗称的老茧。

&esp;&esp;这会使皮下神经与外界相隔较厚的皮肤组织,对外界冷热刺激的感应减弱,即可导致对冷热感觉不明显。

&esp;&esp;这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esp;&esp;至于病理性因素,就相当多了。

&esp;&esp;比如,接触了重金属、化学合成物质等产生慢性中毒,可导致周围神经受损,对冷热感觉不明显。

&esp;&esp;若患者既往存在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且血糖、血液控制不理想,可导致末梢神经受损,导致对冷热感觉不明显。

&esp;&esp;还有,若存在较严重的感染,或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卡压综合征等,均可产生周围神经病变,造成神经感觉功能异常,导致对冷热感觉不明显。

&esp;&esp;还有一种可能是,体表末梢神经感应正常,但是冷暖感知传导至中枢神经的过程,出现了问题。

&esp;&esp;余至明还是先从头部开始检查。

&esp;&esp;一些脑血管疾病可能会影响脑内的温度感觉中枢,使患者对温度不敏感。

&esp;&esp;一番检查后,余至明没发现大脑问题。

&esp;&esp;接着,余至明开始检查姜泉的脊椎。

&esp;&esp;长期姿势不良,或是腰肌劳损过于严重,可能会出现颈、腰椎疾病,如椎间盘突出、脊柱侧弯等。

&esp;&esp;这种情况一般会导致椎间盘膨大或错位突出而压迫到神经,使神经功能出现传导障碍,而造成肢体对温度不敏感。

&esp;&esp;余至明通过手部触感姜泉的后背发现,她的皮肤还是挺滑嫩,没有出现皮肤角质层增厚现象。

&esp;&esp;不过,他探查到,姜泉皮下组织有一层厚度还算可以的脂肪层。

&esp;&esp;这让余至明有些意外。

&esp;&esp;从体型上看,姜泉有些亭亭玉立,没想到是一个骨架偏小,肥而不腻的家伙。

&esp;&esp;脂肪虽有保暖功效,却做不到不知冷。

&esp;&esp;从姜泉的描述来看,她明显是对冷的感知出现了失调。

&esp;&esp;这大概率是病理性原因导致的。

&esp;&esp;余至明沉下心里探查姜泉的脊椎。

&esp;&esp;没一会儿,就有了重大发现。

&esp;&esp;姜泉二三胸椎的椎管脊髓内,发现了一个长直径约零点五厘米的椭圆形液体空洞。

&esp;&esp;这是脊髓空洞症?

&esp;&esp;余至明继续检查。

&esp;&esp;整个脊椎检查完毕,余至明一共在姜泉得脊髓里发现了三个异常的液体空洞。

&esp;&esp;这也让余至明确定,姜泉就是得了脊髓空洞症。

&esp;&esp;这种病症,一般缓慢起病,逐渐加重,病程可长达数十年。

&esp;&esp;而温度感觉异常,是脊髓空洞症的症状表现之一。

&esp;&esp;它会让患者的温觉逐步丧失,导致冻伤,烫伤而不知……

&esp;&esp;“姜泉,你得了脊髓空洞症,需要去医院做进一步的确诊和治疗。”

&esp;&esp;余至明又安慰道:“你不用太过担心,你还处在早期阶段,手术治疗效果不错……”

&esp;&esp;第624章 我有拒绝权利

&esp;&esp;肿瘤科四十三岁男患者的肿瘤切除手术,安排在了周二早上九点。

&esp;&esp;他的情况要比宁安医院的蒙凡好上了许多,只需要开腹,不用开胸。

&esp;&esp;余至明用时二十余分钟,把患者需要切除的肠道、膀胱和肝脏等器官的部位,还有需要清扫的淋巴组织,一一的做了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