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虽然已经离开大明人间,但冥冥中,他感觉到,包括大明人间通往五代十国人间的虚空门户在内,各方人间方才为之减弱的天地灵气往来,这一刻彻底恢复至先前正常模样。
&esp;&esp;雷音寺、空桑佛门和周天道人师徒营造的人间提前合流迹象,彻底消失。
&esp;&esp;风停了。
&esp;&esp;自大唐人间青山巅,八十一年前那场风,正式停了。
&esp;&esp;在这一刻,雷俊的肉身与神魂,悄然生出变化。
&esp;&esp;他平静以对。
&esp;&esp;最近两年来,他已平稳走过一条路,一条独属于他的路,逆行一年,顺行一载。
&esp;&esp;他以九重天五层圆满的修为,经过大矩、娑婆、玉清弥罗洞天、两晋人间、黄泉、故宋人间后,再途经罗渊。
&esp;&esp;身入罗渊后,雷俊本身,开始出现变化。
&esp;&esp;并非因罗渊而起。
&esp;&esp;而是仿佛时光倒流一般,雷俊五炁朝玄之境不复存在。
&esp;&esp;他修为境界,在那一天竟仿佛倒跌回九重天四层境界。
&esp;&esp;雷俊对此无半分惊疑之意。
&esp;&esp;他仍然平静游走于罗渊、今汉人间、太清度人洞天。
&esp;&esp;在他离开太清度人洞天,走下大汉龙虎山时,随着他迈下一个台阶,自身修为似也随之下个台阶,跌落至九重天三层境界。
&esp;&esp;雷俊仿佛全无所觉,继续淡定而行。
&esp;&esp;他离开今汉人间,走过蓬莱,进入地海。
&esp;&esp;步入地海那一刻,仿若时光倒流,他修为境界再降,落回九重天二层境界。
&esp;&esp;离开地海,走过大同,雷俊一一故地重游,自身修为继续回落,跌至九重天一层境界。
&esp;&esp;他安之若素,重回大唐人间,先过大唐帝京洛阳城,继而一路西行。
&esp;&esp;抵达昔年大唐金刚寺遗址前,雷俊不复九重天大乘之境,修为滑落至八重天四层。
&esp;&esp;到他重返天师府,入后山祖陵祭拜历代祖师,修为落至八重天三层。
&esp;&esp;再出天师府,赴川西雪岭,东海之外,入归藏,其后返回大唐人间。
&esp;&esp;那一天,雷俊修为回落至八重天一层境界。
&esp;&esp;复又北上,前往晋州、泽州一带,足迹踏过晋州叶族旧地。
&esp;&esp;自身修为回落至七重天境界。
&esp;&esp;南下,来到与龙虎山所在信州遥遥隔江相对的江州林族祖地旧址。
&esp;&esp;然后重返天师府,越过大江那个瞬间,雷俊修为回落至六重天境界,重回中三天。
&esp;&esp;在府中静修一段时日,修为倒退回五重天境界。
&esp;&esp;于是接下来,他自身修为实力,仿佛时光长河倒卷,自五重天再进一步下落至四重天,下落至下三天层次。
&esp;&esp;然后,三重天……
&esp;&esp;二重天……
&esp;&esp;一重天。
&esp;&esp;到雷俊某一日泰然重返山下道童院附近。
&esp;&esp;终于,他再无修为可言。
&esp;&esp;除了身心暂时仍葆青春不见苍老外,如凡人一般。
&esp;&esp;雷俊对此早有准备,预置灵符、法宝,令太清八景宝蓑在短时间内仍能发挥作用。
&esp;&esp;他长途跋涉,不惧路远,静静前往最初的所在,也是最后的所在。
&esp;&esp;初来此世的那座青山。
&esp;&esp;在这里埋下天师印后,雷俊静静盘坐其上等待,如凡人一般饿吞干粮,渴饮山泉。
&esp;&esp;虽无灵气加身,但他仍默默吐纳存神。
&esp;&esp;直至,清风重新吹拂。
&esp;&esp;在那一刻,虽无修为在身,可雷俊感到头顶仙门前所未有清晰。
&esp;&esp;于是,他重返龙虎山。
&esp;&esp;长途跋涉,费时良久,雷俊不急不慌。
&esp;&esp;抵达山下道童院,他修为重现一重天炼气十二重楼圆满。
&esp;&esp;登山入府之后,修为重归二重天筑基。
&esp;&esp;雷俊始终如先前一样,不急不躁,静心修持。
&esp;&esp;无需做些旁的事情,一切如往日顺其自然,每天静心打坐调息,观想存神即可。
&esp;&esp;自凡人阶段开始,静心渡过接下来一年时间,仙凡之隔在他面前,便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