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节(2/2)

500号集体吃鱼的消息,随着香味不胫而走。

为什么500号能够吃上河鲜,他们就只能闻味呢?

手里的菜窝窝头就更难以下咽了。

有些机灵人,找500号的人打听

了一番。

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打听得出来。

因为湖里的货是有限的,知道的人越多,他们500号能够分到得也就越少,这个道理基本上都懂。

虽然很多人都这么想,但是总有人心软,不忍心眼睁睁地看着家亲戚受罪,自己却大吃大喝,便偷偷地将消息说了出去。

蓝卫国知道,眼下饥荒的问题暂时解决了,再熬一段时间,救济粮肯定能够下来,到时候就彻底不用愁了。

毕竟500号机械厂可是当地的重点企业,凡事也都紧着这些重要单位。

接下来必须得保证今年的农业生产,只有这样,下一年的农业丰收才有保证,大家伙才不会再遭饥荒。

蓝卫国找到了龙骨镇镇长,龙骨镇镇长热情地招待,邀请蓝卫国去国营饭店吃饭。

“眼下粮食紧张,就不用浪费了,我过来主要是跟你商量咱们镇子上下半年农业生产的事情。”蓝卫国开门见山地说道。

“领导说的这个事情我正犯愁呢,眼下出现大旱,别说下一年的生产,今年的收成没有,很多人肚子饿瘪了,马上要出人命,而且没有水,这个粮食种上它也难活呀。”

有勇气更有能力

蓝卫国:“我知道镇子上有一个湖,里面有很多鱼虾,不仅可以让龙骨镇上的人填饱肚子,里面的蓄水量还可以保证接下来的粮食种植。”

镇长的眼睛立马变亮了,“这个湖在哪里?”

扪心自问,他当了这么多年的镇长,这个镇子的每一个寨子他都清楚,怎么有这么大的湖他都没有发现呢?

蓝卫国讲了具体地址。

“你是怎么知道那里有个湖的?”镇长问道。

蓝卫国:“我偶然间翻看光绪年间的《龙骨镇志》发现的,上面有这个湖的记载。”

不仅解决了镇子上的饥荒问题,还解决了下一年的粮食种植问题,事情安排妥妥的,蓝卫国启程返回。

蓝卫国虽然只回去了几天而已,但是却解决了两大难题,龙骨镇上的居民,尤其是500号的人格外感激他。

蓝卫国回来以后,周雪琴问道:“老家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那个湖里还有水吗?鱼虾都够吗?”

同为500号的子弟,周雪琴自然也担心大家伙的生死安危。

“那里面的鱼虾老多老大了,十几斤的都有,六七斤的更多,我跟大家伙说了,一斤以下的,咱们都别要,留着长大了吃。”蓝卫国跟周雪琴说道。

得知这个消息,周雪琴开心地笑了。

过了一段时间,蓝卫国收到了一封信,周雪琴帮忙拿了回来。

信封上面的寄信地址是从龙骨镇人民政府寄过来的,周雪琴就好奇地打开看了看。

刚打开信封,里面调出来一张剪报。

周雪琴从地上捡起来,报道上面有一张照片,正是蓝卫国带领大家伙在湖里抓鱼的照片。

拍照的人很有水准,借助了太阳光,与四周的景色融为一体,照片拍出来很有感觉。

这片新闻报道了蓝卫国带领500号机械厂解决困难,度过难关,让大家伙在饥荒中平安度过的事迹。

报道洋洋洒洒几千字,占了报纸的大半个篇幅,内容非常详细,过程也非常清楚,就连蓝卫国说过的每一句话,他都给记录下来。

看来这篇报道很可能就是500号的人写的,或者通过采访500号职工写出来的。

无论如何,看完这篇报道,周雪琴都觉得蓝卫国是个有责任心、有大爱的人。

本来那片区域就是他们两个的秘密基地,但是在大义面前,他还是选择了后者。

中午的时候,蓝卫国回到家里。

虽然食堂有饭,但是他更喜欢家里的饭菜。

等着到屋子里的时候,周雪琴已经将饭菜摆在桌子上,用碗和盘子盖住,防止饭菜变凉。

蓝卫国将盖在上面的碗和盘拿开,拿起筷子准备吃饭。

“今天有你的一封信,是老家镇政府寄过来的,给,你看!”周雪琴将围裙里的信和报道拿出来给蓝卫国看。

“写的什么呀?饥荒都过去了吗?粮食种上了没?”蓝卫国拿过来看一看,生怕老家人还没有度过这个难关。

“都没事了,这是寄过来的感谢信,里面还有一篇你的报道呢,我看过了,发表在了全国《劳动保》上,好多其他官方报纸都接连转载报道了你,这下你可算在全国都出名了。”周雪琴说道。

蓝卫国看了看内容,主要介绍他如何让500号机械厂和龙骨镇百姓摆脱饥荒困难的报道,主题思想就是希望大家伙遇到困难不要怕,想方法、想措施,互相帮助,主动解决难题。

“我本不希望大肆报道我的,不过如果能够给大家伙带来启示倒也无所谓了。不能太在乎这些花里胡哨的虚名,没啥实际作用,主要得将事情做好,这才是紧要的。”蓝卫国看完以后就将信收了起来,继续扒拉碗里面的饭菜。

周雪琴:“别人都将名利看得很重,为了名利,各种钻营,费尽心思,你倒是活得轻松。”